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新闻 -> 正文

健身球操:突破当下境遇,探寻未来新航道

2025-04-24 11:4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在2025年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教练员骨干指导活动中,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理事、本次活动指导老师今润觉带来的《健身球操教练员素质与职业修养》讲座,为我们深入剖析健身球操当下境遇与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通过对讲座内容的梳理,结合健身球操在实际推广与发展中的现状,我们能清晰洞察到这一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下境遇剖析 

     专业技能提升的迫切性

     随着时代发展,健身球操的动作编排与训练方法不断革新。然而,当下许多教练员未能紧跟潮流,专业技能停滞不前。他们仍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与动作套路,无法将最新的科学健身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例如,在一些社区健身球操教学中,教练依旧反复教授几套传统动作,对新编的适老化、多样化套路知之甚少。这不仅导致学员们训练内容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兴趣,长此以往,还可能因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对学员身体造成潜在损伤。比如今润觉老师在讲课时指出,队员在运动前的屈膝转圈热身动作是伤膝盖的。据相关调查显示,约65% 的基层健身球操教练近三年未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的运动康复知识、动作力学原理了解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沟通与教学矛盾的阻碍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员年龄、性格、身体状况各异,沟通成为一大难题。部分教练员缺乏针对不同性格学员的引导方式,当遇到性格内向、接受能力较弱的学员时,无法耐心沟通,导致学员产生挫败感,进而放弃学习。同时,教学矛盾时有发生,如在课程进度安排、动作难度设置上,若不能充分考虑学员个体差异,很容易引发学员不满。比如,有些教练为追求教学进度,强行让基础薄弱的学员学习高难度动作,引发学员对教练教学方法的质疑,破坏教学氛围,影响健身球操在群众中的口碑与推广。

     推广普及的艰难境遇

     近年来,群众性健身活动方式与新的健身器械不断涌现,对健身球操形成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健身球操的推广渠道有限,多数依赖线下社区活动、小型比赛等,缺乏广泛的媒体宣传与线上推广平台,导致其社会认知度不高。许多人对健身球操的科学性、健身价值了解甚少,认为只是简单的球类运动,参与意愿较低。另一方面,健身站点和辅导站建设不足,难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且部分站点活动场地少、缺乏专业教练,无法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练习环境。此外,虽然已有16套国家规定的健身套路,但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组织与引导,群众对这些规范套路并不熟悉,加上套路在编排上的舞蹈倾向,导使新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改练其他项目,那些没有被吓跑的,更多是自行随意练习,难以发挥健身球操的最佳效果,也阻碍了项目的标准化推广。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构建持续学习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为应对专业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应构建完善的教练员持续学习体系。相关部门与协会可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培训课程,邀请运动医学专家、健身操创编大师等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最新的健身球操套路、运动康复知识、动作编排技巧等。鼓励教练员参加各类行业研讨会、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与创新思路。同时,设立教练员专业技能考核机制,定期对教练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学资质挂钩,激励教练员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本次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教练员健身骨干指导活动,聘请了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徐元玉和徐二凌两位老师,通过简单易学的健身球操套路《拔根的芦柴花》的教学,对学员们进行进阶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与考核,他们很快掌握,结业后,他们回到所在地区进行普及推广,必将带动当地教练团队的专业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推动健身球操在全国的广泛深入发展。

  强化沟通技巧培训,优化教学服务 

  正如今润觉老师所说,针对教学中的沟通难题与矛盾,要加强对教练员沟通技巧的培训。开设专门的沟通技巧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方式,让教练员掌握针对不同性格学员的沟通方法,学会倾听学员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员身体状况、运动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学习计划。例如,对于身体较为虚弱的学员,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放缓教学进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提供进阶性的训练内容。此外,建立教学反馈机制,鼓励学员对教学过程提出意见与建议,教练员根据反馈及时优化教学服务,营造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提高学员的学习体验与满意度。

  创新推广模式,推动项目发展 

  在推广普及方面,需创新推广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健身球操教学视频、科普文章,在视频号、公众号、抖音及专业的教学平台广泛传播,提高项目的曝光度与影响力。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型健身球操赛事,设置丰厚奖品,吸引更多人参与,借助赛事宣传健身球操的魅力与价值。加大健身站点和辅导站建设投入,改善场地条件,配备专业教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区域。鼓励各地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编具有地域风格的健身球操套路,增加项目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例如,如皋市在推广健身球操时,将当地的长寿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套路创编,举办特色赛事,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成功推动健身球操成为当地全民健身的重要项目。

  健身球操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保健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解决当下所面临的专业技能、沟通教学以及推广普及等境遇,沿着构建学习体系、强化沟通技巧、创新推广模式等方向发展,健身球操必将在未来的全民健身事业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广大老年人乃至更多人群的健康生活增添活力。

  (文/郑炜 图/李谦、杨健)

(责任编辑:潘拓)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