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新闻 -> 正文

以文载体 长期主义 拥抱流量 打开格局——全国老年人宣传骨干指导活动随感

2025-03-19 08:4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3月18日,2025年全国老年人宣传骨干指导活动进入第二天。上午由村超新媒体运营总监唐胜岩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新闻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体育部融发中心原主任彭东,分别带来题为《村超品牌闯新路 文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老年体育报道实践漫谈》的专题讲座,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

  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和与各地宣传工作负责人的思维碰撞,我想从“以文载体,长期主义,拥抱流量,打开格局”这四点简要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以文载体,做“文化传承者”

  过去的两年里,贵州“村超”火遍全国,唐胜岩老师在谈到“村超”的核心时毫不讳言:村超IP=足球赛事+民族文化+特色美食+淳朴民风+新媒体传播。无独有偶,18日的央媒播出新闻,总书记前往贵州黔东南州考察,了解当地“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在新时代背景下,老年体育不仅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想做到文体的深度融合,“以文载体,以体彰文”,就需要我们结合东南西北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挖掘传统非遗项目、民族民俗文化的闪光点,找准与老年体育的结合点、共情点,从细微之处入手书写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文章,以体育赛事活动的“万花筒”映射出传统文化的绚丽光芒。

  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唐胜岩老师还介绍说,“村超”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此之前榕江县曾经历了五次尝试;虽然历经波折,但因为始终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体育+民俗文化”的正确方向,在总结经验、持续探索的基础上最终破圈出彩。

  宣传工作也是如此,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坚守信念、持续积累并追求长远目标的“长期主义”是对此最好的写照。我们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的基础上,沉下心来做“时间的朋友”,在挫折中积累经验、在坚持中等待机遇,方能迎来属于老年体育宣传工作的高光时刻。

  打开格局,做“银龄引路人”

  彭东老师的“漫谈”看似是随意分享,实则主题凝练、厚植情怀,尤其是他提到“老年体育不是老年赛事体育”,而应“从老年群体与社会的连接处,去寻找老年体育的破圈之路”。这一观点为老年体育宣传打开了新的大门,让我们意识到老年体育宣传不能囿于赛场、困于定势,更应关注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合与多元互动。

  基于此,将有更多的新闻资讯能“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在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之外,我们可以也有必要将目光投向更广泛、更长远的各类议题,以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做好“银龄引路人”,助力弥合“数字鸿沟”等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困境,让老年体育宣传成为连接老年群体与社会、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桥梁。

  拥抱流量,做“时代弄潮儿”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让科技界有了一句“名言”: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贵州“村超”的传播实践让我感觉到,所有宣传都值得尝试用新媒体重做一遍。

  这个“重做”并不是说彻底摈弃传统媒体和平台,而是我们在坚守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要顺势而为、主动拥抱新媒体,化文字为图片、集图片为视频、串视频为专题,以贴近生活的选材、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语言,提升老年体育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覆盖面,积蓄老年体育事业在全社会的“正向流量”。

  “江山代有才人出”,讲好新时代银发体育故事,需要我们共同发力,以更深厚的修为、更持久的定力、更灵活的身段和更广阔的视角,实现老年体育宣传持续“出彩”,“长”领风骚数百年。

  (文/天津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黄莹鸿)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