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新闻 -> 正文

砥砺拼搏展风采 视听盛宴撼人心——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闭幕式筹备及大型文艺表演成功背后

2024-11-05 11:5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金秋时节至,菊花吐芳菲。10月25日,注定是让全省观众难忘的日子。当天下午,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康大会闭幕式在新落成的开封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亮相,河南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年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闭幕式上,省市领导对本届大会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随后亮相的文体表演更加亮眼。演出以“逐梦老健美,共享康乐寿”为主题,分为序章《花开汴梁迎宾来》、上篇《黄河岸边舞起来》、下篇《砥砺奋进新时代》和尾声《神州共筑中国梦》四个部分,老年朋友们昂扬的精神风貌,饱满的演出热情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尤其激奋人心的是,在演出的最后,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年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纷纷起立,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祝福与崇高敬意。合唱时,许多老年运动员和观众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场面宏大的方形演出场上,精美艳丽的服装道具,五彩变幻的灯光设计,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精彩到位的现场表演……无不体现出导演团队的匠心独运,演员素质的非同凡响。“这场盛大的演出太震撼、太完美了!我们为开封市能够具备这样的演出阵容、表演水平,深感、自豪和兴奋。” “这场演出不仅展示了全省老年人的风采和活力,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老年人健康、支持老年人健身的良好氛围。”演出现场,我们在主席台上、在观众席中,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赞美表达。采访发现,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普通市民,参加过省第十四届老健会闭幕式,观看过这场演出,都会如此高度赞誉,可谓好评如潮。

  那么,这场视听盛宴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成功的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采访得知,仅演出的排练就耗时近两个月,而整个闭幕式的筹划、设计、完善、修改、提升,从半年前就开始了。自今年4月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在南阳开幕以来,作为闭幕式承办单位的开封市老体协就开启了闭幕式筹备模式。为确保闭幕式顺利进行,开封市老体协行动迅速,专门成立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筹备计划和工作方案,并逐一落实。“闭幕式的筹备和实施,是在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开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体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下,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和下属15个专委会群策群力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回想起闭幕式的筹备过程,开封市老体协主席徐强深有感触地说。闭幕式筹备期间,开封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老体协领导都非常关心筹备工作,副市长刘震亲自主持召开协调会,对筹备工作提出要求,河南省老体协主席王保存等领导亲赴现场进行指导,对闭幕式上的环节、细节提出修改意见。

  7月25日,省老体协常务副主席王书义、副秘书长张海涛一行来到开封,对闭幕式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场地建设、交通以及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在随后的调研交流会上,王书义对开封市老体协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建春,副局长张昱、二级调研员王自松,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帮助解决了许多问题。







  回眸闭幕式的筹备过程,开封市老体协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凭借着对老年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全市老年朋友的期待和支持,开封市老体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逐一克服了困难。从闭幕式的方案设计到演练、彩排,从舞台设计、布置到音响、灯光,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开封市老体协人的心血和汗水。

  年迈父母住院顾不上陪护,孙子孙女顾不上接送,身负伤痛不下“火线”,家里的店铺闭门谢客,脑出血的丈夫上午做了手术,妻子下午即赶到闭幕式现场参加演出……采访过程中,参加演出团队队员中,此类事迹比比皆是,令人感动。

  “对于市老体协领导而言,他们在闭幕式筹备工作中的表现,简直就是在拼命!”市老体协工作人员的一句话,道出了市老体协领导身先士卒做表率的榜样力量。闭幕式筹备期间,市老体协各位领导每天不分昼夜地工作,奔走于办公室、协调单位和闭幕式排练现场之间。尤其是临近闭幕式举行的那些日子里,大家更是紧张忙碌,废寝忘食。

  在闭幕式筹备工作后期,市老体协副主席张瑞生母亲不幸辞世,十分悲痛的张主席在办完母亲丧事的第二天即赶回筹备组,马不停蹄地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办好大型文体演出,选对导演团队至关重要。开封市老体协本着勤俭节约、审慎办会的宗旨,经过反复比对、优中选优,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最终选定张欣团队,聘请著名导演张欣作为闭幕式开封市老体协的总导演,导演团队殚精竭虑、不负众望,以高度负责的严谨工作态度,在市委 、市政府和省老体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省派导演姜新文及其团队的具体指导、全力协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协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作为本次闭幕式演出部分的主要负责人,开封市老体协广场舞、健身球操、健身秧歌专委会主任王建,在一个多月前遭受了胸部骨裂这样的严重伤害,但她为了闭幕式的顺利进行,坚守在现场,每天不分昼夜地组织演员们排练,默默强忍了一个多月,未向任何人透露,直到排练的最后一天,才把受伤的事情说出来。无独有偶。张欣导演髋骨骨折没有痊愈,骨折部位一直打着钢钉,她带伤坚持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闭幕式策划、导演工作当中。“在这场大型团体表演中,我们的团队展现出了异样的精彩,我骄傲!我为本场的导演骄傲!我为本场的演员骄傲!我更为我们的团队骄傲!”谈到过去50多天里编导与演员在一起排练节目的日日夜夜,一直参与其中的百感交集、感慨良多。她说,通过这次排练,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教练老师和整个团队的敬业。她要代表所有参演人员,向这台演出导演团队的姜新文、张欣、王振虎、姬广兰、等诸位老师和所有编导老师致敬、致谢!  王建难忘:50多个日子里,导演组的老师们不分白天、晚上、节假日,一次次走进参演团队队员中间查看细节,逐队逐人耐心辅导。在老师们一丝不苟、专注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参演老年人的坚韧意志和必胜信心被激发出来,爆发出了超强的能量…… 谈起一个个典型人物、一件件感人事迹,王建不禁动情,紧张排练的朝朝暮暮又呈现在眼前:健身球操专委会副主任李素敏,健身秧歌专委会副主任张黎事无巨细,从挑选团队、组织训练、服装道具发放,到管理参演人员乘车时按时到场、返回,兢兢业业、有条不紊,以高效务实的执行力,完成市老体协和导演组安排的各项任务。盛世年华艺术团团长王兰瑛年过七旬,近两个月的训练,每次都是最早来到、最晚离开训练场,捡砖压实地标牌,清理安放现场物品;俏金秋艺术团参与演出的56人,承担了4场的演出任务,团长郑金枝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任务;新曹路活动站站长刘嘉萌78岁了,始终坚守在排练一线,细抠每一个动作,严格管理团队;金明鼓舞队队长宋秀丽、汴水春歌艺术团团长徐淑芳、新疆风情艺术团团长曹琴身体有恙,每天拔了吊瓶就匆忙赶到训练场;滨河之声艺术团团长王建修多日连续高烧,身体稍有好转,就组织队员训练;紫荆花艺术团团长鲁婧君训练中不慎摔倒,在手腕软组织受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带领全队训练……

  “类似的事例简直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我们的队员热情洋溢、刻苦训练,无论白天、夜晚,也无论在任何一处空旷地带,处处都是我们的训练场地。那段时间里,训练成了我们的生活日常!”说到排练,众多参加排练和演出的演员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和感慨。采访中了解到,在紧张排练的日子里,大家都像着了迷一样,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无论在操场还是在家中,白天顶着炎炎烈日,晚上借助自备灯光,总能听到“1、2、3、4、5、6、7、8”的铿锵口令;多少人当上了爷爷奶奶,承担着照看、接送孩子的任务,又有多少人为人子女,承担着孝敬老人的责任,没有人愿意请假、抱怨一声;有多少人放弃了外出游玩的计划,又有多少人排练中受伤了喷点药,练累了喘口气,从不叫苦叫累。就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凭着这样的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演出的圆满成功。

  “动作练习需要前后连贯,但如果排练过程中,队员遇到个人或家庭无法克服的突发状况怎么办?”采访中,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但经过了解,得到的答案是:即便遇到了种种不可预测的情况,只要能够克服就绝不退场。因为,精神的力量大于天!太阳花舞蹈队队员汤庆云,排练期间,老伴儿突然生病住进住院,需要她在身边陪护。她每天晚上到医院为老伴儿端吃端喝、观察输液,累了就在躺椅上歇会儿,第二天又出现在排练现场、从不缺席。袁亚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把孩子们的早饭午饭都做好,排练从不请假迟到。陈丽君感冒发烧,每次排练一结束就到医院看病、打点滴,连续几天,都在坚持排练。李素每天带着护腰,脚底板痛得火烧火燎,仍然坚持排练。舞之梦艺术团团员邵建平,在郑州做了痔疮手术,为了不耽误排练,坚持晚上在家做理疗;雷风香由于连续排练,双膝膝盖肿得碗口粗,靠吃止疼药坚持到闭幕式结束;新疆风情艺术团团员段伯芹,排练时肩周炎犯了,胳膊一动痛得要命,但她忍着剧痛,准确到位地做好每个动作,而且从不请假;队员闫培兰练习一丝不苟,膝关节贴着膏药,不顾疼痛坚持排练,顾全大局;曹琴心系排练,有病住院,不顾医生护士劝阻提前出院,赶往训练场地。汴水春歌艺术团队员邱焕生,老母亲90多岁高龄,瘫痪在床,家里姊妹都在外地,全靠他伺候,但他没有请过一次假;陆红腰椎间盘病犯了,但咬着牙坚持到场地训练,直到演出结束后才住院治疗;吴连芝的老母亲95岁高龄,需要照顾,但她从头到尾坚持训练。队员顾顺平为照顾90多岁住院的病中老娘,通宵达旦在病房,往往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腰痛,从医院直接去排练场地,从不缺场;孙永平和李淑华因胃病经常带着药,忍着胃痛咬牙坚持训练;史长华的孩子多年在国外工作,好不容易回家,但她在训练和演出过程中,坚持不请假、不缺席。队员赵保兰,在排练踏板舞的第二天,96岁母亲腿摔骨折,无暇到床前照料;孙燕红 86岁的父亲耳膜穿孔做手术,没能赶到医院,只得让兄弟媳妇照顾父亲。家属支持,队友互助,是保证参演队伍始终处于完整状态的根本。开封府有氧健身操团队共有36人参加闭幕式演出,由于队员中上班的较多,近60天的时间里,队员们每天的排练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刘秀珍是正在上班的一位老师,10月20日,妈妈股骨头摔伤,住院置换髋关节,年迈的老父亲知道这次演出的重要性,女儿白天不能请假,晚上还要排练,主动担起了照顾老伴的重担。在父亲的支持下,刘秀珍没有拉下一次合练。金明池水兵舞艺术团让队员李红云来替补因母亲去世请假的队员参加合练,李红云接到指令,立即冒雨赶到那位队员家里学习动作,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家中。当请假的队员归队后,在体育场排练了3天的李红云又耐心指导请假的队员,并主动为团队28位参加表演的队员做好后勤工作。她无私的胸怀感动着大家。“尽心尽力、展我风采、无怨无悔”,同一个声音,凝聚了超常的力量。心系全局、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更多。古城西湖艺术团团员逯惠婷,母亲和父亲因病先后住医院,她一边在医院里伺候母亲,还要去敬老院照顾父亲,演出当天,父亲又因病住院,尽管有很多的困难,她还是坚持不请假参加合练和演出。她说:“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缺席,影响表演的整体效果,给领导带来麻烦,给演出造成遗憾!” 这就是这代人的精神:再苦再累,毫无怨言!正是凭着这股精神,闭幕式文艺演出才如此完美,才赢得了领导、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市老体协将对在闭幕式筹备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全社会看到当代老年人的拼搏精神和榜样力量,并以此为动力,全面推动老年人体育事业滚滚向前、不断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此次承办闭幕式的圆满成功,开封市也积累了承办大型活动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八朝古都开封市将以更加广博的胸怀、宏大的气势承接更多大型盛会,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包容、开放的新开封!

  (来源: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责任编辑:潘拓)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