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一等奖赏析——《以树为师》
2021-09-13 10:0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有人说,树是地球上的君子。也有人说,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让人类得以诗意地栖居。人们喜欢与树为伴,以树为师,从树的身上感悟到美好和高贵,以丰盈生命、完善自我,滋养自己的灵魂。
美景因树而生动,遐思因树而美妙,时光因树而温馨……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从古至今,许多人爱树、植树、护树,留下一段段佳话。
“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看到木麻黄,就想起谷文昌”。焦裕禄、谷文昌为改变兰考和东山的面貌,组织干部群众遍种林木,治服了盐碱地,锁住了大风沙,成为被群众深情怀念的“栽树人”。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离休干部周永开上花萼山植树,不仅带动村民造林1000多亩,还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一位位勤于并乐于栽树的党员干部,用心血汗水播下绿荫,彰显“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展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老年人体协工作者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为人民描绘丹青、编织锦绣,把自己也活成一棵不老健康树。
以树为师,活成一棵松树。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松树象征着坚韧,顽强,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还有坚贞不屈,高洁,不畏艰难的精神。因为它的生命力顽强,即便处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长,保持生命,且生命长久,还代表着长寿。它和竹子,梅花有岁寒三友之称。”老年人体协工作者就应该学习松树的坚定性、坚韧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心存定力、站稳脚跟,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像挺拔的松树那样,巍然屹立天地间。
以树为师,活成一棵柳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们喜爱柳树,不仅因为它有婀娜多姿的外貌,还因其可亲可敬的品格。无论在何处,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老年人体协工作者要学习柳树的精神,就要像它那样不计环境好坏、不管土地肥瘦,在哪里都能生根抽枝、生机勃勃。老年人体协更要学习这种精神,按照“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等理念的大老年体育工作格局,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从人民群众智慧中获取力量,在全民健身中展示可亲形象。鼓励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加入一个组织、热爱一项活动、享受一份快乐、收获一种健康。
以树为师,活成一棵银杏树。银杏树,亦谓之白果树,也叫“公孙树”。因其果实俗称白果,有因其生长较慢,有“公种而孙得食”之义。人之所以敬仰银杏树,因为树如人生,人生如树。银杏树可谓树中之寿星,具有正直挺拔,无私奉献,高雅圣洁的品格。银杏树生命力强,宛如拄着龙头拐杖的长寿老人,是著名的长寿树,谓之植物界的“活化石”,亦称植物界的“大熊猫”。将根深深扎进大地,枝干在风雨雷电中砥砺生长,耐得住光阴一寸一寸来雕刻打磨,笑对飒飒金风,结出累累果实,这就是银杏树的风格。老年人体协工作者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地扎根;不计名利,干好眼前的活,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
以树为师,活成一棵普通的树。树同人一样,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孕育着可贵的品格和精神。做一棵松树、一棵柳树、一棵银杏树,更要做一棵平凡的树、普通的树,许许多多平凡的树、普通的树汇聚在一起,就有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磅礴。事实上,生于平凡而不甘于平凡,也能超越平凡、成就伟大,老年人体协工作才能更有吸引力。
有人说:“一棵树教给我们的,也许比一摞书的东西还要多(堪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因此,老年人体协工作者不妨以树为友、以树为师,从树那里领悟美丽、坚毅、勇气、高尚、力量,老树吐新芽,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棵不老健康树,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福建 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