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年文化 -> 正文

建德卢新安:老年体育“主业、副业”“双丰收”

2025-06-04 14:2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16年10月,我退休前2个月就到建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分管业务这‘主业’,后来主席和秘书长又安排我同时负责协会宣传这个‘副业’,我认真学习,不辱使命”。建德老体协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卢新安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体育专家助老年体育腾飞

  卢新安是名符其实的体育专家。1978年春,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第一届考生,进入杭州大学体育系学习,1982年春毕业后分配到建德县体委工作。开始在建德市实验小学带男排训练3年,后来在体委协助抓学校、职工、农村体育和体育社团等工作,主要负责体育培训和赛事,承办、组队参加上级赛事,策划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四年一届的运动会、新安江旅游节体育赛事等)。1990年至1993年曾到偏远乡任党委副书记两年半,又回市体委任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局长),分管体育业务,并担任体育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干了9年。

  他进入老体协后,努力抓好“主业”---培训和组织赛事活动。在领导的安排和支持下,每年初从各分会和各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老体协的工作计划抓起,指导搞好培训和赛事工作,并负责组织重大体育赛事,每年的培训和交流均在60项次以上。其中2017年开展第七届老运会17项次单项比赛和开、闭幕式,2022年第八届老运会19项次单项比赛、开闭幕式和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2021年组团(队)参加杭州市第九届老运会,获得了运动成绩和体育道德“双丰收”。

  9年来,他协助具体落实并取得圆满成功的其它重大活动还有:新安江纳凉大舞台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展演,建德老体协成立30周年庆典,建党百年庆典,国庆75周年庆典,柔力球分会成立20周年大型展示,快乐舞步健身操分会建会10周年展示活动等等。

  其他具体负责的重要工作和活动历历在目:2019年创建了全国“气排球之乡”,2023年完成全国“太极拳之乡”创建全部基础工作。创建了多个杭州市体育示范乡镇(村)、省体育之乡、省体育示范乡镇(村),评选推荐体育达人、全国和省级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老年体育之星、“宣传之星”等。

  还承办了全国老年人气排球邀请赛、柔力球(套路)邀请赛,组织实施了省和杭州市交办的多项次培训和交流活动,承接杭州市参加省八届老运会6个项目的选拔、训练、组队、参赛工作,也取得运动成绩和体育道德“双丰收”。

  他说:“在组织各项目培训和交流活动中,努力做到业务工作规范操作,有序进行,安全和后勤保障有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好‘篱笆’中的‘桩’的作用”。

  业务能手也是宣传能手

  2017年初,杭州市老体协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总结年度老年体育宣传投用稿情况,对新兴媒体平台进行培训,并部署新年宣传重点工作。卢新安参加会议后,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年体育宣传非常重要。

  然而,县级老体协人员少,很难安排宣传专职,只能靠自己并动员基层老体协、各分会写稿投稿。还好,他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在领导要求下,他就从事过体育新闻报道工作。

  他抓住了体育专业情况熟的优点,认真学习体育报刊文章,结合实际,从开始“就事议事”地撰写、逐步在质量上不断地提高。记住了一位领导“跳出体育搞体育”的提示,逐步体会要“跳出新闻写新闻”,拓宽思路、丰富内容,促进了业务与宣传工作的深度融合。

  他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培训和赛事的筹备和进行,每一项开、闭幕式过程的有序进行,然后见缝插针,兼顾宣传报道工作、也下足了功夫。

  他会在事先了解各项目的安排,计划好“提前量”,做好各篇文章的“功课”,充分发挥下属各分会、各老体协信息员的作用,在活动前打好草稿。方法是,陆续用微信语音功能一段一段讲述、转成文字、粘贴在自己的微信中,然后一段一段复制成全篇文章,收集相关的照片资料,在活动后及时修改几遍后向有关媒体发送。

  他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晚上8时前休息,凌晨3时左右起床、跑步锻炼,4点左右回家、冲澡,然后捧着手机工作、写作。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精神状态很好,身体保养得捧捧的。

  日常他还注重老年体育的专题研究,2023年他撰写调研文章《分析老年体育健身的多样性,探索老年体育的新发展——建德老年体育发展的思考》,被浙江省老体协评为二等奖。

  近几年来,他每年有60篇以上稿件被杭州市以上有关媒体发表。最多的是杭州市老体协微信公众号和期刊,中国老体协官网、《老年体育报》、《新老年》早报,《建德老年体育》季刊,其他还有《体坛报》、《中国体育报》、杭州市体育局官网等。

  “主副业”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卢新安总结道:“业务和宣传看起来是两个层面的工作,但是一个有机体,起到互补的作用。宣传素材来自各项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与结果,项目与形势、延革发展、老年人身心状态等都对写报道有辅助作用;而搞好宣传工作相当于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回顾,能扬长避短,能很好地促进各项活动尽善尽美”。

  他总结出了“主、副业”完美融合的心得体会:一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老前辈学、向老年体育项目学,丰富自己写作的“功底”。二是要紧贴老年体育活动的一线采集素材,了解情况才能写出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三是要紧紧依靠基层一线宣传员队伍,通过他们来充实“稿源”。四是安排工作要有“提前量”,要有奉献精神。

  “在认真完成每一项培训、交流活动任务后,把其余时间用在写作上,用在查阅资料和学习上,用在下一个稿件的准备上,这样既不耽误工作,自己又过得很充实。我年近古稀,经常动脑动手,不会得‘老年痴呆’”。他滔滔不绝地说。

  他勤奋、踏实、无私地工作,组织上也给了他无数荣誉:1986年浙江省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1987年,浙江省开展业余训练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杭州市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工作者,1986至1990年建德县委、县政府新闻宣传先进个人,1989年建德县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杭州市老年体育优秀工作者,2017至2020年杭州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2023、2024年《新老年》杂志社全国优秀通讯员,2023、2024年杭州市老年体育宣传报道优秀通讯员,2025年浙江省银发体育“宣传之星”。

  (通讯员:潘国峰 章志龙)

(责任编辑:潘拓)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