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年文化 -> 正文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小区教练”王德保:引领社区健身新风尚

2025-04-14 16:3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清晨六点的墨河公园,薄雾如纱,晨光熹微。在墨水河畔的健身广场上,20多名健身爱好者随着激昂的伴奏乐,开启了新一天的锻炼。他们时而气定神闲地演练健身气功,时而行云流水般挥打太极拳术;火红的太极扇在队员手中上下翻飞,清脆的开扇声在公园上空回荡;银光闪烁的太极剑随着队形的变化左劈右刺,映照出队员们生龙活虎的精气神。他们整齐划一、娴熟优美的动作,吸引了众多晨练者的目光。站在队列前方引导练习的,是年逾七旬的健身教练王德保。

  王德保今年 75 岁,20多年前,从机关领导岗位退休后,他迅速调整生活节奏,毅然走进公园拜师学艺,全身心投入到健身项目学习之中。他虚心向专业老师请教,先后学习了八段锦、易筋经、马王堆、大舞等10几套健身气功,还系统研习了太极拳、太极扇和太极剑等健身项目。凭借不懈的努力,他成功考取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 “社会体育指导员” 证书,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太极拳交流比赛获得大奖,为其投身全民健身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健身收益、学有所成的王德保,像一台健身播种机,其播撒的火种渐渐在社区燃起健身激情。他每天清晨6:00前、晚上7:00前都带着音响准时来到公园和小区健身广场辅导学员,大家亲切地称他为 “小区教练”。近年来,王德保深入到60多个社区、村居交流传授健身气功和太极拳知识,受到群众欢迎。在他的精心辅导下,从小区起步成为各类健身骨干的有200多人。因其成绩突出,王德保荣获青岛市即墨区老年体育工作“十大标兵”称号,成为当地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人。​
 

  熟悉王德保的人,都对他和蔼可亲的性格称赞有加,对他的品德和专业技能钦佩不已。他辅导的队员,大多是通过邻里亲朋的口口相传,慕名前来的。队伍规模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发展壮大。如去年4月组成的即墨区劳动技校住宅小区3人练习小组,不到2个月迅速发展到 16人。​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王德保总是以身作则。三伏天,他和队员们一样,被汗水湿透全身;大冬天,他同样练得浑身热气腾腾。在训练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每个队员的学习变化。对于进步较慢的队员,他总是不厌其烦,手把手地反复指导,言语温和,从未流露出一丝不耐烦。有的队员因家务繁忙耽误了练习,他便利用集体练习前后的时间,为他们 “开小灶”,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跟上进度。还在单位上班的周彩彩、聂和平两位学员,抓紧清晨与休息日时间,持之以恒,虚心请教,勤学苦练,进步很快。2024年她两人均被选拔为区专业队员参加了国家、山东省、青岛市中老年人健身气功太极拳交流比赛,并获得优胜奖。

  常年的坚持锻炼,让王德保拥有了硬朗的身体,很少生病。他常说:“一人健身,一人受益;大家健身,大家受益。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既收获了健康、又收获了快乐。去年6月刚参加太极拳练习年近70岁的李德亮,挺着啤酒肚,不到两个动作就气喘吁吁;年近60岁的孙美华练拳前一直是气色不佳,一副病恹恹的模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半年的锻炼,李德亮成功减重 8 千克,啤酒肚消失不见了;孙美华脸色红润,浑身充满了活力。还有几位患有 “三高症” 的队员,通过坚持锻炼,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让身边的人惊叹不已。近年来,健身不仅让队员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还培养了他们的自律精神。不少队员做到了月月满勤,一些队员成功改掉了多年来睡懒觉的习惯,实现了自我蜕变。队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到全民健身队伍。

  在日常练功之余,王德保还十分关心队员们的日常生活。在他的带动下,队员们互相关爱、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有队员生病时,大家主动帮忙问诊买药;有队员遇到生活困难时,众人纷纷伸出援手。如今,王德宝的社区健身队伍不仅是一个健身团体,更是一支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建设活动的生力军。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冷漠到和睦,处处洋溢着正能量。​
 

  清晨的太阳缓缓升起,照亮了队员们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追求文明健康的道路。在王德保的带领下,队员们将沿着这条健康之路,越走越远,让全民健身的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讯员/张明贤 刘迪章)

(责任编辑:潘拓)

战略合作伙伴

  • LOGO

合作伙伴

  • LOGO

供应商

  • LOGO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