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确定首批对社会开放90所学校体育场地
2023-06-08 11:0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4月26日,莆田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等6部门制定下发《莆田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项目实施办法》,明确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以城区学校为主,不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室外操场、球场、田径跑道、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逐步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以预约方式有序向社会开放。目前,莆田市已确定首批对社会开放90所学校体育场地,大大激发了群众健身强体的积极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旨在缓解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作用。
一、方便了群众经常锻炼。群众出了家门囗就能迈进有塑跑道、健身器材齐全、环境优美的学校体育场馆,既安全又舒适,大大激发了健身锻炼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校园运动场馆与辖区内群众的共享。
二、盘活了闲置的公共资源。近年来,全民奔小康,首先要健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逐年提高,而体育场馆、公园绿地等活动场馆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遍布城乡的中、小学高质量的体育场馆教学之余,特别是寒、暑假闲置的现象又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体育场馆开放也是有成夲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健身器材的购置与维修,每晚的电费消耗等等,都要投入,但是,赢得群众的称赞与感激,增加了群众对学校的近距离接触、增强了对学校的感性认识,无形中树立了学校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四、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落地生根。《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应大力倡导全民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当然,计划也好,纲要也罢,都是宏伟的目标,家门囗的体育场馆才是实实在在,群众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抬腿就到,才是最实惠的。有了良好的健身场所,更能激发群众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与行动,更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去。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