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 正文

“大手拉小手”,儒学与国球的融合升华——2025年全国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和全国少儿乒乓球锦标赛(预赛)暨济宁国球文化周开幕

2025-06-09 08:4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6月7日,2025年全国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和全国少儿乒乓球锦标赛预赛第二站(男子)暨济宁国球文化周在“孔子故里,运河之都”——济宁市体育中心开幕。蔡振华、张燮林、施之皓、阎森等中国乒坛名宿,中国老体协及省市老体协有关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7支老年代表队、77支少儿代表队,近500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活动。开幕式前参观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精品藏品展览。


2025年全国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和全国少儿乒乓球锦标赛预赛第二站(男子)暨济宁国球文化周在济宁市体育中心开幕

  中国老体协主席雷军在讲话中指出,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承载着拼搏奋进、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与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谋而合。济宁国球文化周活动,以乒乓球为媒,以赛场为纸,将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体育竞技之中,通过“大手拉小手”这一温暖而富有深意的形式,实现“国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共生,既是对体育精神的践行,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当国球精神与儒家文化相遇,恰似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乒乓球跃动的弧线里,不仅凝结着拼搏协作的体育精神,更流淌着儒家思想的智慧光芒。济宁作为孔孟之乡,银发长者手中传递的,是球拍翻转间的技术哲思,更是国球文化里的坚守与热爱;少年掌心紧握的,是挥拍扣杀的竞技锋芒,更是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文化呼应。当赛场成为传承卷轴,每一次攻防都是对 “自强不息”的生动诠释,每一声喝彩都在续写 “温良恭俭让”的时代注脚。这种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既让孩子们在挥拍间触摸到传统的温度,也让长者在指导中焕发文化传承的光彩,真正实现了 “以球载道、以文化人”的深层价值,兼具竞技热血与文化厚度的赛事,给传统体育赛事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打开了一个新的通道。他希望,通过文化周活动,让更多孩子和老年人既展现“国球”的竞技风采,也体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尊师重教的传统代代相传,让儒家文化的智慧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既是老幼乒乓球运动技艺的一次大展示、大交流,也是对国球精神和竞技水平传承的一次共同见证,必将带动和激发更多群众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为乒乓球运动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济宁市将以国球文化周活动为契机,持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济宁力量!

  济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卢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聚孔孟之乡,传承千年荣耀”旨在以赛场为媒,将儒家文化融入体育竞技,是落实文化两创要求,实现中华体育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双向赋能的一次有效尝试,积极探索“体育+”模式,形成以赛引流的联动效应,推动体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潜力的释放。


乒坛老将与小将同台竞技

  近年来济宁市乒乓球发展势头很猛,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喜欢乒乓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乒乓球健将。这次大手拉小手活动,“爷爷和孙子”同台竞技,孙子把奖章挂在爷爷脖子上,爷爷把签名球拍送给孙子,蕴含了儒家文化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一次文化洗礼,更是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注入。特别是济宁市正在申办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国球享誉世界,儒学扎根华人,两者有机融合,必将为推动实现国际文化旅游城助力。


乒坛前辈赠送孩子们签名球拍

手把手指点,心连心授教

  济宁国球文化周从6月5日至11日在济宁体育中心及曲阜孔庙举行,本次活动以“相聚孔孟之乡,传承乒乓荣耀”为主题,涵盖“赛、展、礼、游”四大核心板块,旨在形成“以赛促交流、以展扬文化、以礼树新风、以游扩影响”的立体活动矩阵。

  (文/图:杨健 王金山)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