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创建第三批“全国柔力球之乡”活动的通知
2019-09-26 10:4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体老字〔2019〕87号
中国老年人体协关于开展创建第三批“全国柔力球之乡”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年人体协,各行业老年人体协,有关单位:
中国老年人体协自2013年开展创建“全国柔力球之乡”活动以来,已先后命名两批共50个市(区、县)为“全国柔力球之乡”,对全国老年人柔力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为了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柔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基层柔力球运动广泛、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 拟在全国市(区、县)开展创建第三批“全国柔力球之乡”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程序
创建“全国柔力球之乡”工作以市(区、县)为单位申报,由中国老年人体协柔力球专项委员会组织实施,经审核后报中国老年人体协批准。
二、创建条件
(一) 组织保障
1、各市(区、县)老年人体协将开展柔力球活动纳入老年体育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人负责;乡镇、街道、行政村有专人兼管柔力球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有较完善的包括专家、教练、裁判、会员在内的人员档案管理。
(二) 工作基础
1、申报单位常年要保持有50支以上在市(区、县)老年人体协注册登记的柔力球队(每支队伍不少于20人),其中参与竞技和双拍双球健身的人数均不少于10%;30%以上的社区、乡镇、行政村有老年人柔力球队(每队不少于12人);
2、经常参加柔力球活动的老年人占本市(区、县)老年体育人口总数的2%以上(注:老年体育人口总数指:每周参加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体育健身的老年人数),并在申报成功之后,每年增长率不低于10%;
3、柔力球教练员、裁判员骨干队伍要达到经常参加柔力球活动老年人数的5%,其中骨干队伍中竞技教练员、裁判员所占比例达20%及以上。
4、柔力球活动处于本市(区、县)的领先水平,并得到省、市(区、县)体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三) 场地、经费投入
1、有40块以上相对固定的柔力球健身活动场地,并有一定比例的竞技训练场地;
2、有1-2个能举办全国柔力球培训班、交流活动的体育场馆等场地;
3、每年对柔力球工作开展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逐年提高。
(四)培训交流
1、每年举办1次以上,每次不少于50人的柔力球骨干培训班,培训班应包括套路(含双拍双球)与竞技;并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
2、每年举办1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支队伍参加的柔力球交流活动,交流活动应包括套路(含双拍双球)与竞技;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的比赛、交流活动;
3、承办过1次全国或2次省级(市级)柔力球培训班和交流活动。
(五) 宣传推广
1、每年有计划、经常性的开展柔力球推广普及活动;
2、能组织百人以上柔力球团队,经常性地参加市(区、县)的大型文体活动和各种表演,宣传柔力球项目。
3、在本地各媒体发表多篇关于柔力球的推广宣传稿件。
三、申报办法
(一) 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行业老年人体协限报一个单位。
(二) 凡申报“全国柔力球之乡”的单位,由市(区、县)老年人体协提出申请,经上一级老年人体协推荐,由省级(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体协签署意见后,于2019年11 月30日前将申报表(附件)和相关材料报送至中国老年人体协柔力球专项委员会。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中国老年人体协柔力球专项委员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星星
电话:13665606081
邮箱:zgltxrlq@163.com
地址: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茶溪健康小镇
邮编:242809
(三) 申报材料包括:
1、申报表;2、开展创建“全国柔力球之乡”的实施方案、开展情况等书面材料;3、经费投入和场地使用证明材料;4、组织机构,活动队伍名称及人数,教练员、裁判员人数及名册;5、每年举办培训班和交流活动的文件,相关活动图片、音像资料及媒体报道。6、参加省(区、市)级以上比赛所取得的成绩证明图片。注:以上报送材料请同时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用U盘储存)一式两份。
四、审核批准及表彰
(一) 中国老年人体协柔力球专项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并抽查若干单位。经评审合格上报中国老年人体协批准后授予“全国柔力球之乡”称号。对于申报成功单位,将不定期组织考核,以促进柔力球运动在该地区良性发展。发现问题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单位,将取消“全国柔力球之乡”称号。
(二) 获得第三批“全国柔力球之乡”称号的单位,由中国老年人体协正式行文公布,由中国老年人体协或柔力球专项委员会通过适当形式组织颁发证书、牌匾及表彰。
附件: “全国柔力球之乡”申报表
中国老年人体协
2019年9月26日
(责任编辑:于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