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振安区老年体育舞韵飞扬:五支队伍闪耀丹东市广场舞大赛

2025-04-28 08:3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江城春夏之交微风裹挟着艺术的芬芳。4月24--25日,为期两天的“禧悦杯”丹东市广场舞大赛,在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的一片欢乐声中拉开了帷幕。来自丹东市、县(市区)的52支参演队伍800多名参演队员,身着靓丽的表演服饰兴高采烈、激情满怀地齐聚禧悦酒店门前广场,参加由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操(舞)专项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丹东禧悦酒店为主办单位;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健步分会、丹东市振安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丹东市振兴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丹东市元宝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为承办单位的一场盛大的文化盛会。

  24日早8点,伴随着动听优美的音乐响起,52支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井然有序地登场表演,《盛世欢歌》、《东北大秧歌》、《梅花赋》、《金蛇起舞》、《茶采姑娘》等52个节目轮番登场,整个演出现场到处洋溢着团结奋进、激情奔放、喜庆热烈的氛围。

  振安区老体协在本次大赛中选派了五支健身队伍参赛,大家怀揣热爱、学习、提高、展示与匠心,用肢体语言书写风采,在舞台上绽放出属于基层文艺的独特魅力。

  舞台之上,古韵与新意的交织。区老体协舞蹈团带来的《采茶新韵》,以斗笠为舞具,用灵动的步伐复刻茶田风光。队员们虽已银发染鬓,却以轻盈姿态展现茶女的温婉与坚韧,指尖翻转间似有茶香四溢,她们的精彩表演,最终摘得大赛最佳表演奖。玉龙健身舞蹈队的《五星红旗》则以鲜红长绸扇为笔,在舞台上勾勒出对祖国的深情。舞者们用刚劲有力的动作诠释旗帜的重量,当长绸扇化作“红旗”舒展全场时,热烈的氛围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荣获了大赛优秀表演奖。

  新金矿社区舞蹈队的新作虽未进入决赛,却以新颖编排令人眼前一亮。龙头村龙之韵歌舞演艺团的《喜事盈门》则将乡土气息搬上舞台,俏皮的秧歌步,搭配队员们质朴的笑容,原汁原味的乡村婚嫁场景,成为最具亲和力的表演。温泉社区舞蹈队的《盛世欢歌》,舞出新时代欢喜激情。

  舞台之下,汗水与热爱的交响。荣耀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坚持。龙头村队员们为了排练,有的放下锄头、有的推迟农活儿、有的打工请假,在村文化活动室挥汗如雨。“现在正是农忙时节,但只要听说要排练参赛,大家都主动调整时间,克服一切困难。”队长于淑凤大姐擦着汗笑道。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舞蹈排练室,挡不住队员们参与热情,玉龙健身舞蹈队,温泉社区舞蹈队的队员们,有的上班,常常下班后直奔排练场,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

  区老体协舞蹈团的队员们,来自全区各镇街、村社区,她们更是克服了路途遥远、身体不适的挑战。有的队员膝盖有伤,却坚持带护膝排练:“我们不是为了获奖,是想让大家看看,老年人也能跳出精气神!”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让《采茶新韵》的每一个动作都浸透岁月沉淀的韵味。

  以舞为桥:文化与成长的共振。此次参赛,振安区队伍展现的不仅是舞蹈技艺,更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缩影。五支队伍来自不同的乡镇村社区,同兴镇新金矿社区舞蹈队,五龙背镇温泉社区舞蹈队,玉龙健身舞蹈队,龙头村的龙之韵歌舞演艺团,通过广场舞吸引更多居民和村民主动参与文艺活动。“现在打麻将的人少了,大都跟着学扭秧歌、跳舞呢!”龙头村书记马波的话语中满是自豪。对于队员们而言,舞台是终点更是起点。“看到其他县区的专业编排,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提升空间。”玉龙健身舞蹈队队长宋艳说。

  当舞台灯光渐暗,振安区舞者们的身影却愈发清晰——他们是田间的劳动者,是社区的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这场舞蹈大赛的旅程,不是终点,而是振安区老年体育“舞”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在每一个踮起的脚尖里,在每一次舒展的臂弯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舞蹈的魅力,更是基层文化自信的蓬勃力量。
 

  大赛最终评出25支队伍进入25日的决赛。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奖5个、优秀表演奖10个、表演奖10个。

  振安区老年人体育协会选派的五支参赛队伍中有两支队伍在全市5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决赛。其中,振安区老体协舞蹈团荣获大赛最佳表演奖、玉龙健身舞蹈队荣获大赛优秀表演奖的佳绩,为振安区增光添彩。

  (辽宁丹东振安区老体协常务副主席 于亚萍)

(责任编辑:潘拓)

战略合作伙伴

  • LOGO

合作伙伴

  • LOGO

供应商

  • LOGO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