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创乡”工作 提高老年健康指数——龙泉驿区争创“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的实践与探索
2025-03-27 10:1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23年11月20日,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创乡”检查验收组对龙泉驿区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工作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组通过社区现场展示、活动场地察看,听取“创乡”工作汇报,观看“创乡”视频专题片,审核“创乡”活动资料汇编等对龙泉驿区“创乡”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认为龙泉驿区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工作达到了四川省老体协制定的“创乡”命名条件。2023年12月2日,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发文授予龙泉驿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称号。经过3年(2021——2023)的“创乡”工作实践与探索,有以下几点可供探讨。
一、深入调研 掌握情况要“实”
为广泛开展老年体育运动、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活动的通知》,提出了创建目标和具体要求。
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渝制造业高地和成都现代化中心城区,幅员面积556.7平方公里。近年来,龙泉驿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为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亿元,户籍人口80.2万人,常住人口136.3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31.16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2.85%。有老体协会员20.2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有会员单位59个,其中街(镇)10个,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39个,专项体育协会10个,村(社区)基层分会123个。全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数达20.2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5%。
龙泉驿区老体协太极拳协会成立于2013年,会员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2021年的2400多人,31支太极拳队伍。全区老年太极拳队伍参加全国、省、市太极拳比赛获得各种奖项45个。龙泉驿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有国家级教练员1名,省、市级教练员20名,区(县)级教练员20名,仅2021年度,龙泉驿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参加社区各类文艺活动展示280多次,参加省、市、区、街镇、社区(村)展示交流268场次,培训太极拳骨干1752人,有力地推动了龙泉驿区老年人太极拳(剑)健身活动的开展。
龙泉驿区老体协与中国老体协网站、四川省老体协网站、《天府老年体育》杂志、成都老年体育网站、《成都老年体育》杂志、龙泉驿区电视台、龙泉广播电台和龙泉驿融媒体网站等宣传媒体建立了畅通的地投稿渠道,可以有效宣传龙泉驿区老体协工作和创建太极拳(剑)之乡工作。
调研情况表明,龙泉驿区已具备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的基础和条件。
二、加强领导 创建班子要“强”
龙泉驿区老体协向各会员单位转发了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关于开展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活动”的通知》,广泛宣传学习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的意义和命名条件。组织动员全区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活动。把创建活动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区政府分管体育工作的副区长分管创建工作,区文广体旅局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社治委提供经费支持,区老干局提供培训场地等支持。市老体协精心督导指导创建工作。
龙泉驿区成立了以龙泉驿区委原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区政协原主席、现任区老体协顾问谢安钦、曾正明、甘国和为顾问,区老体协主席康尽能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组织实施“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创建活动。各街(镇)也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三、制定方案 确立目标要“高”
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对照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制定的“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命名条件,并参照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创建国家级太极拳之乡实施方案》制定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工作。实施宣传、学习、培训、推广、展示、比赛“六项工程”,开展进机关、街(镇)、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家庭、景区“六进活动”。详细拟定了实施步骤以及工作要求,保证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四、动员培训 参与人员要“多”
(一)层层培训骨干队伍。区老体协每年组织人员参加省、市老体协举办的太极拳教练员、裁判员、社会指导员培训班的学习提高,区级骨干队伍增加到166人。2023年有取得太极拳教练员资格证书的27名,其中:一级教练员6名,二级教练员20名,三级教练员1名;取得裁判员资格证书的13名,其中:一级裁判员3名,二级裁判员8名,三级裁判员2名;取得社会指导员资格证书的26名,其中:一级6名,二级13名,三级7名。区老年大学开办太极拳培训班,指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老年人学练太极拳。
区老体协每年聘请省、市太极拳专家来龙泉驿区培训街(镇)骨干,区老体协在全区设3个片区(南片区、北片区、区级机关片区),由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派专人开展街(镇)、村(社区)和区级机关太极拳骨干培训,指导老年人开展太极拳运动。三年来开展街(镇)、村(社区)和区级机关太极拳骨干培训574场次,培训骨干4856人次。每个社区(村)和区级机关太极拳活动骨干都在2名以上。全区有街(镇)和村(社区)基层太极拳(剑)运动骨干415人,有教练员59名、裁判员24名、社会指导员61名。为满足机关各会员单位太极拳(剑)运动需要,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每周三在区老干部休养所内开展培训指导。
(二)普及推广太极拳(剑)运动项目。各街(镇)老体协有专人分管太极拳(剑)运动。龙泉驿区老年人太极拳(剑)协会有一支以协会班子成员、活动队长、教练员、裁判员、指导员组成的166人的太极拳项目推广骨干队伍,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下属分会由25个发展到45个,会员发展到5000多人。村(社区)有太极拳(剑)专项运动队伍177支,队员3500多人,其中:60岁以下的896人,60~69岁1627人,70~79岁的854人,80岁以上的124人。95%以上的村(社区)有太极拳队。经常性参加太极拳(剑)运动的老年人8.3万人,占全区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总数的41%。
(三)突出重点,努力创新。区老年人太极拳协会、区老年大学在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套路的基础上,创编了太极拳(剑、扇)与声乐、器乐、舞蹈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套路,深受老年人喜爱。
五、展示比赛 活动质量要“好”
(一)展示交流促进太极拳运动常态化开展。各村(社区)、小区和院落每天都有老年人进行太极拳(剑)健身运动,定期在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服务站)开展太极拳(剑)展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老年人参与太极拳(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二)不同层次比赛推进太极拳运动质量不断提升。结合成都市第一、二、三届老年人社区运动会,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在全区各村(社区)广泛开展老年人太极拳(剑)活动的基础上,首先在各村(社区)开展太极拳(剑)选拔赛,各街(镇)举行预选赛,全区举行复赛,选拔出优胜队伍参加全市决赛。龙泉驿区太极拳代表队参加上级的比赛,多次获奖。三年来,先后举办和参加省、市、区、街(镇)不同规模的太极拳(剑)比赛205场,参赛队员达2856人次。2021——2023年先后获成都市老体协授予的“大运有我”成都老年人在行动太极拳比赛二等奖、网络视频一等奖,成都市第九届全运会(老年组)太极拳比赛优胜奖,成都市第一届老年人社区运动会太极拳决赛优胜奖,成都市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太极拳比赛优胜奖、体育道德风尚奖。
(三)成功承办成都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组)太极拳(剑)比赛。2022年11月10日,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社治委、成都市体育总会举办的成都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组)太极拳(剑)比赛在龙泉驿区举行,共20支代表队300余人参加,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六、设施配套 经费投入要“够”
(一)完善场地设施,保障太极拳活动正常开展。全区有运动场地692个,面积19.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场地201个,面积2.8万平方米,室外场地491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有室内场地3处240余平方米,室外场地300平方米,无论晴天雨天都能正常开展太极拳活动。各街(镇)、村(社区)都有固定的场地,各小区院落都有满足太极拳(剑)运动的场所。区老年大学有100余平方米的太极拳大教室和30多平方米的小教室。
(二)配套活动经费,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困难。区、街(镇)老体协切实加强各基层单位创建活动指导,总结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并向辖区党政领导汇报,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区、街(镇)、村(社区)都配套了工作经费,为参加各级比赛、展示活动的老年人购买人身伤害意外保险,给予适当的交通和误餐补助;对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团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三年来,各街(镇)和村(社区)投入太极拳(剑)活动专项经费53.58万元,区政府投入经费34万余元。区老年大学用于太极拳教学、推广、交流、比赛和展示活动费用由政府投入。
龙泉驿区在创“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活动中,积极践行“全民健身”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按照公益性、广泛性和基础性要求,对标创建标准,建强创建活动班子,强化场地经费保障,动员更多老年人参与太极拳(剑)健身运动,以国家推广的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为重点,在广大老年人中大力培训推广、展示交流、举办比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图/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康尽能)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