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深耕老年体育宣传:从理论到实践的进阶之路——参加2025年全国老年人宣传骨干指导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5-03-21 15:2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承蒙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新闻委员会的精心筹备与组织,我有幸参与了这场在江山市举办的别开生面且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主办方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累与专业的组织能力,从活动主题的精准定位,到课程内容的精心编排,再到邀请资深专家、优秀同行参与授课与经验分享,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为我们老年体育宣传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交流平台,在此,向主办方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敬意。同时,也必须为承办方江山市的出色接待工作点赞,从抵达时的热情迎接,到活动期间在住宿、餐饮、场地安排等方面的贴心服务,无一不彰显出细致与用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政策引领,把握时代脉搏 

  在学习伊始,深入探究近年来党和国家有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民健身的政策,犹如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察行业趋势的大门。主办方深知政策学习的重要性,由中国老体协副主席兼新闻委员会主任温文亲自登台进行深度解读,使我们能够精准把握政策内涵。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系统学习,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国家对老年人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这不仅关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新老年早报》凭借其短平快的特色,能迅速将政策要点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给老年读者。当新的全民健身政策出台时,早报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短消息,突出政策中与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场地设施建设等直接相关的内容,如 “新政策将在社区增设老年健身器材,助力老年体育锻炼”,让老年人快速知晓政策动态。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新老年》杂志将发挥深度报道的特点,对政策出台的背景、长远影响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针对一项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政策,杂志将深入采访不同地区的社区,报道政策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的变化,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法,为老年体育工作者和关注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政策解读,助力他们更好地把握政策方向,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发展。

  二、精心策划,组织老年活动宣传

  老年活动宣传的策划与组织这一板块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在推动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主办方在课程设计上独具匠心,不仅安排了理论讲解,还引入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更是请到了村超运营总监唐胜岩作《村超流量赋能乡村》讲座,让我们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一个成功的老年活动宣传策划,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信息获取渠道。在策划过程中,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受众,挖掘活动的亮点与特色,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

  例如,在策划一场老年广场舞比赛的宣传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比赛的规则、时间和地点等基本信息,更要突出广场舞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比赛所营造的社交与交流氛围。在组织实施阶段,要合理安排资源,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推进。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社区公告栏、老年活动中心等渠道,广泛传播活动信息,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

  《新老年早报》在活动宣传中优势显著。活动前期,它能以醒目的标题和简短的文字快速发布活动预告,如 “[具体时间] 老年广场舞大赛即将开启,地点就在 [详细地址],精彩节目等你来”,吸引老年人的关注。活动进行时,早报可及时报道现场的精彩瞬间,以短新闻和现场照片的形式,如 “今日老年广场舞大赛现场,[队伍名称] 以精彩舞步赢得观众欢呼”,让未能亲临现场的老年人也能感受到活动的热烈氛围。而《新老年》杂志可提前策划专题,深入挖掘活动背后的故事。采访参赛队伍的组建历程,了解队员们因广场舞而发生的生活改变,某位队员通过参与广场舞,身体状况得到改善,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活动结束后,杂志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活动的成效与不足,为后续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通过深度报道,展现老年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到老年体育活动中来。   

  三、掌握技巧,提升新闻采访能力

  主办方邀请了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融发中心原主任彭东作《老年体育报道实践漫浅》讲座,还有资深媒体人对学员作品进行点评,他们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的讲解,让我们快速掌握写作精髓。通过听课及点评学习作品,我发现写作前的采访工作尤为重要。

  新闻采访是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学习新闻采访注意事项与方法,让我们对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至关重要,明确采访目的、收集背景资料、制定采访提纲,这些步骤能够帮助我们在采访中更具针对性,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获取真实信息的关键。以友善、真诚的态度与采访对象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感受,用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导他们表达观点。同时,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追问式问题和引导性问题,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情况调整提问顺序和节奏。记录与观察也不容忽视,不仅要准确记录采访对象的话语,还要留意他们的非语言信息,这些细节能够为新闻报道增添生动性和感染力。通过这部分学习,我在实际采访中更加自信和从容,能够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新老年早报》在新闻采访成果运用上,注重快速呈现采访的核心内容。在采访一位老年体育达人时,早报可选取达人分享的最实用的健身技巧、运动心得等,以简短的问答形式呈现,方便老年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如 “问:老年人晨练的最佳时长是多久?答:一般以 30 到 60 分钟为宜,避免过度疲劳”。而《新老年》杂志在采访同一对象时,则可深入挖掘达人的体育生涯,包括其与体育结缘的故事、在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等。报道老年体育达人年轻时因意外受伤,却凭借顽强毅力重新回归体育活动,并在老年时期成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推动者,通过深度报道,展现老年体育爱好者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老年人投身体育活动。

  四、经验借鉴,拓宽工作思路

  宣传工作经验分享环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主办方组织小组讨论会,广泛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同行们分享他们在老年体育宣传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宝贵教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有的同行通过与当地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有的则注重挖掘老年人自身的故事,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吸引了更多受众的关注。

  这些经验让我们拓宽了工作思路,认识到在老年体育宣传工作中,创新思维和多元化的宣传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为《新老年早报》和《新老年》杂志注入新的活力。《新老年早报》可借鉴与当地媒体合作的经验,联合举办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如 “老年体育知识问答” 等。早报利用自身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快速发布活动通知和题目,吸引老年读者参与,借助合作媒体的平台扩大影响力。《新老年》杂志则可深入挖掘老年人自身故事,打造系列深度报道,如 “老年体育与家庭传承” 等专题。通过讲述老年人如何将体育爱好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家庭体育活动对亲情关系的促进等故事,以情感共鸣为纽带,吸引更多读者关注老年体育事业。

  五、基层交流,深化工作实践

  基层宣传指导交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主办方积极组织学员走基层采风活动,基层工作人员与我们交流,让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如资源有限、老年人参与积极性不高、宣传渠道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通过交流,我认识到基层宣传工作需要更加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以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到老年体育宣传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良好氛围。

  《新老年早报》可利用其短平快的特点,为基层宣传工作提供及时的支持。为基层组织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宣传模板,如制作宣传海报的文案范例、活动通知的短消息模板等,方便基层工作人员快速开展宣传工作。早报还可以报道基层老年体育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为其他基层组织提供借鉴。而《新老年》杂志则可通过深度报道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成功案例和创新模式,如白少村就是典型代表。白沙村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老年体育馆,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详细报道白沙村的运营模式、活动组织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地区的基层组织提供借鉴。同时,杂志关注基层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推动基层老年体育宣传工作的发展。

  六、总结展望,砥砺前行

  此次学习活动堪称一场全面且深入的知识盛宴,课程设置合理,涵盖老年体育宣传工作的各个关键方面,从政策解读到活动策划,从采访技巧到经验分享,再到基层工作交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且富有成效。主办方与承办方的紧密协作,使得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地开展。通过学习,我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更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政策落实方面,借助《新老年早报》和《新老年》杂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老年人体育的政策,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并受益。在活动宣传策划上,充分发挥两者特色,精心设计方案,突出活动特色,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在新闻采访中,注重提升采访质量,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为杂志和早报提供优质内容。同时,借鉴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基层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充分发挥《新老年早报》的短平快特色和《新老年》杂志的深度报道特点,在主办方的持续引领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老年体育宣传工作的发展,为老年人体育事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老年人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再次衷心感谢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新闻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以及江山市承办方的全力支持。

  (郑炜)

(责任编辑:潘拓)

战略合作伙伴

  • LOGO

合作伙伴

  • LOGO

供应商

  • LOGO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