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文化强国力量

2023-11-08 09:3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的传承,是祖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民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主要是指这个民族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特征;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主要是指由这个民族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文化气质、精神追求等凝聚而成的精神合力和心灵归宿。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目前我们所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各项工作,都要向实现这一梦想聚焦。具体到文化方面,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党员干部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中国公民的爱国情怀。学习传统文化对人民群众礼仪道德的培养,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战略

  我国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目前,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4296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2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28个,历史文化街区3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2000人。

  瑞昌剪纸起源于汉代,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整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民间民俗艺术品种之一。1992年,瑞昌市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之乡”;1993年,瑞昌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200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始建于2010年6月,是当时江西省的首家非遗博物馆。去年7月25日,在瑞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五个多月的精心打造,投资一百多万元的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开馆,受到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系统阐述,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前进方向。

  用“铁肩膀”精神凝聚文化强国力量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以江西瑞昌市武蛟乡大桥村胡华先为代表的大桥人,凭借着“两个肩膀一双手,一支扁担两个筐”,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改进栽培技术。为了改良红壤土地,提高棉麦种植收成,他们夏秋捞湖草,冬春挑湖泥,上阵不分男女,逢年过节不休息,硬是把20多万担湖泥和30多万担湖草挑上了红壤山岗,湖草湖泥覆盖耕地面积达到50%以上。从此,“铁肩膀”的精神闻名全国。胡华先被评为全国劳模,成为时代典范。1959年8月上旬,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大桥姑娘喜事多》被推上舞台,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的赞扬和鼓励。

  2023年7月7日,“瑞昌映像”——《瑞昌“铁肩膀”》新书发行仪式在江西省瑞昌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2023年6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铁肩膀”精神不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一种文化。“铁肩膀”是一种信念,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它可以让我们坚持走到最后,让我们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无限的信仰和信心。只要全国人民都有了“铁肩膀”精神,就能塑造出一代有文化品位的中国人,就能坚持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强国力量。

  (文图/江西瑞昌市老体协 陈新炳)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