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倪信培:从“半条命”到康乐晚年
2023-09-15 08:5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在杭州富阳区的“太极江湖”里,一位91岁却满面红光、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老人很惹眼。他频频出现宣传册、招贴画、巨幅海报上。他叫倪信培,习练太极拳已30年。他在书法作品中写道:“九死一生定时间,万应灵丹靠自惠。春华秋实三十载,风雨无阻天天练。”
太极拳帮他捡回“半条老命”
倪信培与太极结缘,就是因为50岁那年的一场大病。
他原是富阳航运公司修理车间主任,工作上是个“拼命三郎”。1979年,他经常感觉上腹部隐痛,没多在意。一直到次年4月,出现严重的胃出血。他才去杭州做了一次胃镜。主治医师责怪他耽误了病情,要求立即手术。
在手术台上,医生打开了他的胃,看到的情况很糟糕,不得不切除整个胃,将食道和肠道缝在了一起。医生叮嘱他的妻子,这种情况能活下来就是奇迹了,估计最多只有两年半左右的寿命,回去后想吃啥吃啥吧。
他被迫提前退休,每天只能吃一点点流质食物,禁不起冷风,也碰不得冷水,就连穿着毛线套头衫都抬不起胳膊,妻子只得帮他把所有的套头衫改成纽扣衫。 在家里休息几年,女儿鼓励他出门走走。一天早晨,他在富春江边散步,看到鹳山公园有几位年龄相仿的老者在打太极拳,听说能让气血舒畅,他就每天跟在后面模仿起来。“当时也没有多想,就觉得多活动活动,能活几年是几年。”不料他就此爱上太极拳了:“呵呵,云手一推,转眼就是30年”。 他后来到杭州,特意找原来给他开刀的医师。“我认出他了,但他不认识我了,我把情况一说,他想起来了。医生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当时一起开刀的几个,有比我情况好得多的都已不在了,想不到我还活得这么好,真是个奇迹。我能捡回半条老命,一半归功于这医生,另一半要感谢太极拳”。
钻研太极拳就像“重返校园”
倪信培是个做事认真,凡事都非常钻研的人。30年里,他从最基本的24式太极拳学起,学到40式、42式、48式、53式等等,一招一式都学得认认真真,风雨无阻。
“过去只要听到哪里有,就会跑到哪里去学。哪怕是同样的招式,学二遍、三遍,到第四遍的时候,会有全新的感受”,他说。为钻研和比较不同的套路和动作,他买了许多与太极拳相关的书籍和碟片,常年累月坚持学习。
为了能够时时刻刻练习太极,他把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都用上了。洗衣服、做饭、做家务等,他都可以扎着马步。太极剑需较大空间,家里施展不开,他就用木片做了柄短剑,研习剑法套路。最终他练成了娴熟的拳术和到位的剑法,很快成为拳友中的佼佼者。
此后,他频获大赛佳绩。在富阳第五、六届老运会,杭州市第五、六届老运会太极拳交流中均夺冠,其中他用自创的“倪式”太极拳,获得市自选组别第一名。2010年底,他与另6人组成富阳拳术队,赴杭州参加第三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表演24式太极拳荣获一等奖。
分享太极他觉得“何乐而不为”
“练了太极后就停不下来了,太极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只要一天不打拳,身体、心情都会不舒服。”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至8点在公园练太极,接着去老年大学学书法、电脑等。 他在老年大学兼职当起太极拳老师,每周会上一次课。他说,“平时我在晨练时,有人过来学,我都愿意教,把自己所学分享出去,让别人也能够越练越精神,越练越健康,越练越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前几年,他通过考试,取得了浙江省武术协会颁发的传统武术准一级教练资格证书。平时抽空他会下乡教学,“到过高桥、里山,甚至最边远的湖源山村……,人数最多的一次在秦望广场,同一期教会了37个人”。他家里有个本子,写着他从2006年以来每一次太极教学的学员名单。
他的爱好也深深影响着家人。女儿也爱上了太极拳和武术,并对木兰拳情有独钟。几个外孙,暑假里跟他学习了基础的太极套路,后来到了大学校园里,还给同学当起了小老师。“全家人都因为太极拳变得健康、快乐了”。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老年人体协 陈凌 骆晓飞 鲍学红)
(责任编辑: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