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通济新区老年体协在基层文明创建中彰显新作为
2023-07-17 11:2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今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党工委始终坚持将老年体协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与基层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中,老年体协工作呈现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体育活动丰富多样、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良好局面,老年体育活动真正实现了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有效增强了老年体协自身建设,更为区域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区--管区--村居”三级老年体协组织体系,新区层面老年体协主席由党工委组织委员担任;管区层面由管区主任担任;村居层面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党工委将老年体协工作纳入年度整体目标,建立考核督导机制,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成立通济新区老年体协辅导员服务中心,聘请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新区总辅导员和各管区辅导员,并为其落实了相关待遇。
提升健身站点功能。按照“六有标准”,着力加强老年活动站点规范化建设。目前,新区区域内已建设居民健身活动广场26处、口袋公园16处,真正实现活动有场所,休闲有去处。福海村阎家岭网格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对文化体育广场进行建设、提档升级,打造景观凉亭、铺设健身塑胶路径、增设亮化设施等,为老年体育活动、居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舒心的外部环境;云溪村仇家沟岔网格先后投资550余万元,打造1200余平方米的村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配备棋牌室、书画室、舞蹈室,配置大鼓、器乐、扇子等活动器具,并对村庄文化广场、小区健身广场健身器材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前枣杭村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修建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广场和1300平方米的健身活动中心,健身文化广场配备塑胶健身路径及各种体育健身设施;健身活动中心配备舞蹈室、健身房等,安装跑步机、按摩椅等健身器材40余台;有效满足了广大中老年人文体健身需求。
突出特色队伍创建。在活动开展中,着力突出村居老年健身队伍特色化、品牌化,积极引导、鼓励、培育专业化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太极拳、太极扇队伍14支,腰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等各类队伍26支,常年活跃在各村居健身广场,为新区的老年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同时,加强健身带头人、健身骨干队伍培训,聘请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在各村居积极开展老年大学教学活动,定期开设太极拳、广场舞、秧歌等活动培训班,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发挥志愿服务优势。着力加强村居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各村居成立志愿服务队30支,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的个人优势,使老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硕辉苑社区“乐夕阳服务队”队长张玉华常年志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人居环境提升等社区工作,有效助力了社区治理工作;鼎泰丰社区义务理发师伊春辉,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免费理发,“二月二”理发高峰期,更是放下盈利机会,免费为老年人理发,赢得居民广泛赞誉。
搭建老年活动载体。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发挥好党建共建作用,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提供了多样化服务。今年以来,联合医保局、第三人民医院等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联合司法局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等。同时,积极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舞台,定期举办健身操、太极拳、秧歌、书画展、门球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36次。
下一步,通济新经济区党工委将进一步加大老年体协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实效。一是进一步完善老年体协组织体系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把村居老年体协建设作为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老年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村居基层文明创建、为民服务工作中,实现老年人自身价值,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共建单位、妇联、宣传等多部门联动优势,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加强典型培育、宣传,推动老体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 文图/通讯员 刘迪章 任光瑞)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