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唯老有创“新”
2023-05-25 10:2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万源路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于2012年,有理事会成员40人,会员千余人。目前,社区老体协,组织健全,队伍精干;基础建设从“六有”、“六好”,到“六优”成功创建;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有声有色;为老服务重点突出,效果明显。近几年,龙泉驿区老体协授予万源路社区老体协“为老服务先进集体”、“六好基层老体协组织”、“六优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成都市老体协授予“为老服务养老帮扶先进集体”。2022年,中国老龄协会正式征集为全国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典型案例的社区单位。
国逢盛世,小康生活。人的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随之而至。国家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特别关怀,先后制定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要求。但如何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万源路社区老体协,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经验,成效显著,众老赞誉。
在传承中,让“老先进”换发“新活力”。
动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班子好不好,首先看有没有奋发向上、敢于争先的精气神。同时,更需要一批不怕苦、不怕难,不计得失、退而不休、无私奉献的老同志。2006年,社区把两厂、一院刚从厂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几位老同志请出来担任老协的正副会长,后来,老体协成立就沿袭了这个班子,负责了老体协的具体工作。这些老同志们党性强、觉悟高,理论水平和群众威信都比较高,讲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老体协的理事会则由退休中干、居民组长、支部书记、居民骨干组成。“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他们热心公益,接触面广,了解民情多,便于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工作进行中,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工作有序,忙而不乱。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社区老体协先后制定出学习、工作、会议、管理、讲评等制度。在工作制度里,年初有工作要点,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年中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年底有总结,找出经验教训,表彰好人好事。在学习制度里,重点放在全国两会、中央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使老体协工作能够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同时,经常学习《老年法》、《继承法》、《民法典》和国家有关老龄工作的条例法规,使老体协成员提高法治意识,明确为老责任。万源路社区老体协就这样一届一届的把这种工作作风传承下来。
在实践中,给“老问题”融入“新思路”。
(一)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是每个老年人的希望。社区建立的初期,有居民11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800多人。他们退休后无所事事,“耍”字当头,有的爱睡懒觉,有的爱看电视,有的爱搓麻将,有的爱和人谈天说地、道人长短……伴随着,“三高”的人多了,有“罗汉肚”的人多了……为迅速改变这一状况,急需从认识上着手,借文化体育助力,想方设法把他们从睡床上、电视机前、麻将桌边请出来,让他们快快活活的“动”起来。于是社区老体协的几个老同志四处动员,登门求贤,聚集了近百名文体骨干,成立了合唱团、秧歌队、腰鼓队、舞蹈队,称“一团三队”。但当时资金紧缺,没钱购买演出服装、道具,便采取“社区支持一点、社会资助一点、个人奉献一点”的办法来解决,社区的人文环境与居民风貌也为之焕然一新。随后,相继又成立了军鼓、太极、拳剑、瑜伽、柔力球、乒乓球、书画等队伍,改称“ 一团九队”,文体骨干达600人。那真是月月有活动,节日有安排。社区时常鼓锣喧天,歌声飞扬。活动是搞得有声有色,社区是一派生机盎然。到如今,经过多次转型发展,社区已有各类文体型、功能型自治组织近20个。
(二)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每个老年人的幸福。这样一支富有能力、充满活力的老年队伍,总想为社区、为社会、为千千万万的老年人做些什么。他们结合新形势、新思想、新要求,在主动配合社区中心工作的同时,特别注重爱老、敬老、助老先进典型的宣传。把评选出来的“好儿媳”、“好女婿”、“恩爱夫妻”等感人的典型事迹,以快板、小品、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广泛进行宣扬。弘扬了清风正气,兴起了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2015年,成都市老年人协会确定了龙泉驿区万源路社区老体协为第一批“为老服务互助帮扶”试点项目单位,社区老体协充分发动以党员为主的年轻老同志(年龄60---70周岁)成立了帮扶小组,建立制度,开展活动,并长期坚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探索中,助“老班子”发展“新路径”。
在服务对象上,突出重点与受益广泛相结合。
把服务重心首先放在空巢老人、孤寡、高龄、病残人群。我们以老体协成员为骨干,众益之家义工为主力,居民、学生志愿者为助力,选出11名特需空巢老人作为帮扶对象,定人定时进行“一对一帮扶”。一是通过面对面交流或者电话访问,了解老人需求;对个别情况特殊者,留下服务电话,安排义工重点帮扶。二是经常帮助年迈体弱、行动困难的老年人购买生活物资、关心身体状况等;三是老年人生病住院后,组织人员看望慰问。有的老年人笑着说,“领导病床一站,病就好了一半”。四是安排青年志愿者到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带去陪伴问候。
同时,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尽力做到应帮尽帮。社区老体协开展了各类爱老敬老的文体文化活动。曾举办过一场集体生日会。老人们聚在一起,一起唱《生日快乐》歌,一起吃蛋糕、长寿面,一起拍照,一起观看文艺队带来的表演,一起接受工作人员的生日祝福……老人们都说:这是这辈子过得最好的一次生日。一位在英国工作的儿子,收到母亲过集体生日的现场视频,心情激荡,感慨万分,“你们做了儿子没做到的事,向你们致以万分感谢”。
(二)在开展形式上,集体活动与结对帮扶相结合。
集体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在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时节,组织老人们到近郊桃花故里、元包村观桃花、赏美景、照相留影、吃农家饭。二是到广安小平故里参观,加深对这位“战争年代建奇功,经济建设打先锋,改革开放总设计,丰功伟绩普天颂”的革命领袖的敬仰、缅怀。三是到郫都区战旗村参观,听介绍、看村貌、观成果,亲眼见到了新农村的巨变,家家过上了小康生活,都赞习总书记领导得好!四是在端午节开展空巢老人包粽子比赛。
结对帮扶温暖人心。以党建为引领,要求社区党员带头参加“门对门”、“一帮一”帮扶活动。党员与老年人结对子、聊家常,有事互相帮助,生病互相探望,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进一步融洽。有一次,小区徐大爷清晨突发脑血栓,昏迷不醒。儿女又不在身边,老伴急的手足无措。其帮扶人——老体协主席李乾元知道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20,并通知了徐大爷的子女。经及时抢救,徐大爷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说:幸好送得及时,再过半小时送来就没救了。徐大爷的老伴感动的拉着李主席的手直抹眼泪,连声说着:多亏有你,多亏有你。社区有一位身患老年痴呆病的退休教师,儿女常年在国外,每月几千元退休工资全买了保健品,不到月底,生活费都没有了。其帮扶人通过与其子女协商,将老人送至养老院,房产、退休金等由其亲属管理安排。借此机会,社区老协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内容的案例教育和普法宣传,提高老年人的法治观念和防范意识。
生活越来越好,寿命越来越长。敬老爱老工作已成为一项艰巨而美好的使命。靠着一届又一届的老体协人员和一代又一代的老年朋友来实现。万源路社区老体协再一次更新换届了,班子更精干,队伍更整齐,活动更丰富。让我们振奋精神,继续前进,努力把社区老龄工作搞得更扎实,更活跃,更上一层楼。
(文/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万源路社区老体协)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