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巴蜀大地的“体育热”
2023-04-26 10:2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巴蜀大地,春风沉醉。
这春风裹挟着“热浪”,这“热浪”便是“体育热”。
无论是高大上的体育场馆,还是巴掌大的一块空地,只要能出拳击掌、挥拍迎球,那里就是健身人群的场所。
赛事活动接踵而至 全民健身无处不在
继去年举办的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后,今年3月以来,各项体育赛事活动在巴蜀大地开展。
绿道新生活,运动向未来。3月31日,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副省长胡云,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出席。运动会在攀枝花、绵阳、南充、宜宾、阿坝5个省级分赛场同步启动。
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南充分赛场)启动仪式
南充分赛场设在顺庆区西山广场,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兴东宣布启动后,数百个气球飞向蓝天,由6600名运动员组成的市级机关方队、驻市高校方队、市老体协方队、顺庆区方队、高坪区方队、嘉陵区方队、健步跑方队、自行车方队秩序井然地进入健身赛道,或骑行,或健步跑,或健步走,奔向幸福的春天。
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持续到4月,开展了100余项次赛事活动,直接参与超过15万人次,吸引参与全民健身人群1000万人次,成为全龄友好、全民参与、全域绿道、全时互动的省级市民运动会。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南充市老体协方队出发前,1000名参赛者喊出了这样的口号,锣鼓声中,1000名参赛者大步向前,向3.8公里的赛程发起挑战。“全民健身,有你有我。作为市老体协的一员,能够在家门口参加绿道健身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感到很开心。”南充市老体协副秘书长蒋晓莹说。“骑自行车出行绿色低碳,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而且还能锻炼身体,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能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友谊,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运动方式。”南充市自行车协会主席、今年71岁的孙成毓既是绿道健身的参赛者,也是组织者,他表示,举办这样的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十分有意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骑行中来。
4月8日至10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自由式小轮车冠军赛,2023年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第一站、第二站比赛在四川省营山县BMX小轮车自由式馆举行。147名小轮车运动员齐聚营山,开展激烈角逐,向梦想和荣誉发起冲刺。 “我们把自行车运动作为助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事业、做响体育品牌。一如既往地支持自行车运动发展,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障,给大家提供优质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为中国自行车运动事业贡献营山力量。”营山县委书记罗明远说。
营山马拉松
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4月16日,2023营山马拉松在营山县芙蓉水镇文旅产业园鸣枪起跑,万余名跑友穿城市、越乡野。6年来营山马拉松已5次开跑,“营马”俨然已成为营山县的一张靓丽名片。“跟往年相比,赛道设置上新加入了东大街到外西街这条路线,让赛道穿越营山新老城区。”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敬健介绍,东大街到外西街是营山的中轴线,涉及的7个街区于去年完成城市更新改造,新的赛道让城市中轴和山间绿道有机融合,城市之光和乡村之美交相辉映,历史风貌和人文气质相得益彰,选手们在穿城市、越乡野的同时既能领略到营山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山水田园风光,更能感受到新时代营山“旧城换新颜、新城展新姿”的巨大变化。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处于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促进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青年事业发展的重大牵引性工程,是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提升成都城市品质的重大历史性机遇。4月18日,成都大运会四川省动员大会举行,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距离成都大运会开幕只有100天了,这标志着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举全省之力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共同努力向世界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风采、展现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
4月19日,成都大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王嘉毅表示:“世界青年大学生在这里不仅有机会实现个人的运动梦想,更有机会感受魅力成都的国际范、中国风和巴蜀韵,获得一个非常独特而且美好的体验,以成都为窗口更好地走近中国、认知中国、读懂中国。”
成都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活力四川,金色德阳。4月18日晚,四川省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在德阳市开幕。省委书记王晓晖,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发来贺信,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运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赛事的老年朋友、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副省长胡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政协原主席、中国老体协副主席秦玉琴宣布开幕。本届老年人运动会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老体协以及5个行业老体协参加,有运动员、教练员在内的6000余人参与,比赛时间横跨今年3月至11月,分别在达州、自贡、德阳、绵阳、南充、宜宾、广安等13个市州举行太极拳(剑)、象棋、网球、门球、钓鱼、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等16个竞赛项目。
四川省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开幕式在德阳举行
为爱拼搏、圆梦嘉州。4月21日至26日,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乐山举行。每四年举办一届的残特奥会是对四川残疾人体育发展成就的一次全面检阅,是有效推动四川残疾人体育运动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路径。昂扬、热情、温暖、向上、励志,作为历届以来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省残特奥会,此次共有2134 名运动员参加25 项竞赛项目的角逐。
重在参与,重在健身,重在交流,重在快乐,为实施“全民健身”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个国家战略、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促进作用。4月25日晚,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瑞连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副省长胡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刘鹏宣布开幕。本届体育健身大会将在全国十个省、自治区十四个市、县分别举办,共设柔力球、气排球、健身球操、太极拳(剑)、广场舞、乒乓球、门球、网球、健身秧歌、棋牌、钓鱼等14个项目,将有来自全国的近万名老年体育爱好者参加。
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在四川泸州举行
在接下来的4月30日,2023南充高坪·丝绸源点马拉松也将举行,参加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的报名人数超过10000人。
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从健全人到残疾人,四川体育赛事覆盖所有人群,全民健身活力彰显。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在四川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体育场馆星罗棋布 “15分钟健身圈”正在形成
场地和设备是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硬件,四川各地把体育场馆建设作为全民健身的重中之重。
成都大运会准备了49个场馆(新建13处,改造36处)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全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作为首届有“5G技术”加持的大学生运动会,成都大运会中的科技应用与智慧元素十分亮眼。据成都市市长王凤朝介绍,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在修建全过程均采用“BIM技术+智慧工地”驾驶舱系统,实现大型场馆的智慧建造;“冰球场”可在4至6小时内转换为“篮球场”,实现场馆的多功能赛事用途。
在成都市武侯区四川省体育职业学院华西坝校区院内,有一栋占地10.7亩的红色建筑物,形如巨石,稳重坚实,这就是四川省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走进这座红黑相间的建筑物,浓厚的运动氛围扑面而来。在18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内,地面7层均为健身场馆,可开展适合老年人健身的项目达23项,每天可接纳3000多人次参加各种健身活动。
2009年,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县以上应建立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或俱乐部”。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省老体协从2010年8月起,开始酝酿新建省老体中心的问题。2018年,省老体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省体育局局长罗冬灵多次强调要建一流的老体中心,通过对中心的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使中心成为广大老年人的康乐之家,“要想身体好,就往老体中心跑”。在省老体中心的示范下,市(州)、县(市、区)老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也方兴未艾——泸州市修建了单独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或站点213个,达州投资3000万元修建了占地10余亩的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凉山投资2亿元的州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南充市、攀枝花市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也在积极争取之中……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扩大公共体育服务覆盖范围,着力解决群众“想健身”“能健身”“会健身”的问题。4月10日召开的南充市体育大会上,市政府市长尹念红强调,要以健全组织体系为保障,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区、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近年来,南充市在建设体育建设场馆(地)上不遗余力。除了原有的西山运动场、体育中心,又新建了西河体育公园;在南门坝生态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白塔公园、双女石公园以及社区、小区,都安装了健身路径。顺庆区把旧厂房改建为全民健身中心;阆中市修建了体育馆;蓬安县不仅在老县城有健身中心,而且在新县城又修建了全民健身中心;营山县投资3亿元修建的奥体中心,占地120亩,由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可开展室内外足球、排球、网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训练与比赛。“15分钟健身圈”正在形成。
“体育产业对于促进消费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核心就是持续扩大体育人口,让更多的人崇尚健康,养成运动习惯,体育这块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介绍,营山近年来累计投入7亿多元,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了营山奥体中心、营山BMX运动中心等8座专业体育场馆,西城体育公园、残疾人文化体育公园等主题文化公园4处,乡镇健身活动中心3个;每年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和县级综合群众性体育赛事10多次,做到了健身活动天天有、群众体育比赛月月有。
体育宣传精彩呈现 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建设现代化区域教育体育中心”“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南充市西山运动场一块室外千余平方米的羽毛球、网球场,周边围墙上的体育宣传标语热情而醒目,另一面墙上,则挂满了出征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运动员们的照片和战绩。在这里参加锻炼的市民在体育精神的激励下,运动的劲头更足了。
“体育活动是否成功靠安全,体育活动是否精彩靠宣传。”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原巡视员兼副司长、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温文,工作一辈子从事的就是体育宣传、体育文化,她对体育有精辟的总结。
为加强体育宣传,从《四川日报》到各市(州)日报、晚报,均开设了体育版面,报道国际、国内、本地的各种体育赛事活动,每逢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活动,还要出特刊,扩大体育影响力。从省老体协的《天府老年体育》杂志到各市(州)老体协的老年体育杂志,更是集中报道老年体育活动。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如公号、抖音等更是横空出世,各种体育报道精彩纷呈。
体育宣传要出彩,离不开体育宣传队伍的培养。在四川省老体协的积极争取下,4月1日至4日,由中国老体协主办的2023年全国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培训班在达州市举办,来自全国2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多名体育宣传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温文与新华社体育部英文采编室主任王镜宇、中国体育报网络部主任兼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主编贾海红在培训班上授课,对体育宣传作了专业讲解。培训班还设置了采访实践、讨论点评等环节。“我参加过全国各级无数个培训班,只有这个全国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培训班是最认真、培训效果是最好的。学员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平均年龄超过60岁,‘老’同学们听课学习、采风实践的认真精神深深感动着我。”遂宁市经开区老体协办公室主任熊声华说。
体育宣传把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传播到社会各界。南充市政府市长尹念红对此认识深刻:“要坚持把体育工作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传承好体育文化,讲述好体育故事,发扬好体育精神。要充分发挥体育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的作用,积极承接重大体育赛事,打响本土体育品牌,做实群众体育活动,持续提升南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开创南充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文/图 四川省南充市老体协 何建斌)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