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德老年体育事业进入“四化”轨道
2023-02-03 15:2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杭州建德市是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绿化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老年体育事业得益于绝佳的基础条件,经过30余年的努力,已步入经常化、规范化、持续化、普及化的轨道。
一是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全市16个乡镇街道、229个行政村、27个社区及1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均成立老年人体协,覆盖率达100%,“村村有脚、处处有人”。市协会有17个分会和3个运动队。项目达40余个。成为浙江省内专业协会最多、普及面最广、赛事交流活动最频繁、组织生命力最旺盛活跃的县(市)之一。2020年,市老体协主席程旭作为唯一的县市代表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
二是骨干队伍不断壮大。从分会到镇街、村社老体协,吸纳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干部、老教师、老体育骨干,他们既是运动骨干,又是志愿者,聚集喜爱运动的老年人,改变了老年人闲散无序、一盘散沙的状态,成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归依。他们每年都举办各种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全市有老年人国家级裁判教练6人,一级裁判教练30多人,三级以上裁判教练、体育指导员有3000余人。
三是场馆建设不断完善。取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投资350万元建造了1500平方米的老年体育培训中心;2017年每乡镇建设一个草坪式门球场;2018年投入450万元,建造占地2300平方米的老年体育健身中心。建起夏日冬泳基地;沿江为持杖健走、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修建骑行健走游步道。
四是健身项目不断拓展。全市有老年人口126000余人,占总数28.3%,其中常年参加体育锻炼7万余人。每年8千多人参加市老体协及分会组织的活动。市老体协分会和运动队,涵盖球类(健身球、柔力球、门球、气排球、乒乓球、兜球、地掷球、可乐球)8种;鼓乐类(威风锣鼓、腰鼓、葫芦丝)3种;棋牌类(中国象棋、围棋、中国麻将、乔牌)4种;户外项目(持杖健走、夏日冬泳、自行车骑行、垂钓)4种;舞操类(健身操、排舞〈广场舞、曳步舞〉、体育舞蹈、秧歌)4种;武术类(太极〈陈式、吴式、杨式〉、木兰拳)2种。还有新兴项目嗒嗒球、木球、飞镖、桌上冰壶、飞盘等。
五是健身形式不断翻新。早已不限于广场舞、健身操,而是项目丰富、门类多样、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公演展示、竞技比赛。大凡新店开张、房屋落成,都有健身秧歌、鼓乐齐鸣和老年会员的欢声笑语。每逢重大活动和集会,少不了队形整齐、气势磅礴、声振云霄的健身操、太极拳等大型表演队伍。疫情下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举办并参加全国、省市交流、培训及自娱自乐切磋。2021年底前后,组织参加中国老体协“贺新年迎冬奥”线上系列活动,获4个最佳展示奖、25个优秀展示奖。王梅芳的《观音拳》被评为太极拳“人气奖”。市老体协成立30周年、建党百年庆典、八届老运会都组织了千人展演。柔力球、健身球、气排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健身操在全国、省、杭州市交流中多次获冠亚军。健身球操程雅琴团队创编《一起来运动》被中国老体协作为教材在全国推广。
六是特色创建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先后创建杭州市体育示范村(社区)6个,省级俱乐部6个,省级特色之乡4个。创建了全国健身球之乡、柔力球之乡、气排球之乡。创建了杭州市5A级社会组织。
七是宣传效力不断升华。立足工作做好、宣传跟上、网络有声量、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影像要求,全国性媒体中国老体协官网、《中国老年报》、《新老年》杂志和早报和省《体坛报》、《钱江晚报》等都有报道建德老年体育的文章。杭州、建德电视台和各网络也有影像和声量。坚持编发《建德老年体育》。在杭州各县(市)区上稿率名列前茅。对热心支持老年体育事业人物潘哲、吴育华、汪忠良等进行专门事迹报道。每年表彰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2019年4月成功举办“全国迷你气排球”邀请赛,20多个省市600多名选手参加;同年11月11日又举办“持杖走全国大联动”活动。每年争取承办省、市交流培训项目,邀请国家、省、杭州老体协领导亲临现场指导。2019年,中国老体协主席张发强、常务副主席盛志国到建德指导;省老体协主席袁荣祥到建德参加全国迷你气排球邀请赛开幕式。老年体育大型活动,省、杭州市老体协领导的本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场助力。
八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将协会章程作为根本行为规范,做到“有人办事、有章可循、遵章守纪、阳光运行”并及时修订完善。本着“自愿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原则,制定会员、财务、场馆、财物、会费、会议、资料归档、安全承诺等管理制度,以及服务保障实施办法等。党组织领导与协会领导交叉任职。2023年新班子上岗,由现任副市级领导担任老体协主席,退休正局级市管干部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市府办副主任和杭大体育系毕业的退休副局级市管干部任副主席兼副秘书长。
(来源/杭州市老年人体协 章志龙 潘国峰)
(责任编辑: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