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踏伞行》首登央视春晚
2023-01-28 14:4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莆仙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 ,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023年除夕夜,经过前期严格审核和五轮彩排,莆仙戏《踏伞行》选段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这是国家级非遗剧种莆仙戏首次登上总台春晚舞台。
当晚,在戏曲节目《华彩梨园》中,伴着悠扬的笛声响起,《踏伞行》男女主演吴清华、黄艳艳在朦胧山水意境的舞台上亮相,演绎《踏伞行》第四节“同行”的唯美场景。1分12秒的表演融入莆仙戏“姜芽手”“摇步”“蹀步”“千金坠”等传统科介特色,古朴隽永的表演和风味独特的唱腔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据了解,《踏伞行》是福建省莆仙戏剧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荣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大奖”等多项大奖。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表示,《踏伞行》登上总台春晚舞台,让“宋元南戏活化石”绽放异彩,是莆仙戏这个古老剧种的又一次突破,希望能让更多海内外观众感受莆仙戏之美。该剧院将致力于全新演绎传统戏曲精粹,激发非遗新活力,用莆仙戏讲好莆田故事,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年人体协 许德清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