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十载栉风沐雨 十载春华秋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老年体协两届履职三大突破

2023-01-17 09:48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老年体协成立于1984年10月,至今已走过了39年的发展历程。自2013年2月,锡盟第六届老年体协、第七届老年体协连续两届履职,在历届老年体协及老年体育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在自治区老年体协的亲切关怀和锡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在锡盟文体广电旅游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锡盟老年体育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十年来,锡盟老年体协紧紧围绕“四项基本建设”、开展“六个身边”活动,大力开展老年人体育文化工作,不断丰富老年人体育文化健身活动、创新老年人文体健身形式,老年人体育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一、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老年体协组织网络建设获得突破

  锡盟老年体协领导班子始终坚持调查研究、找差距、抓关键、破难题。10年来,先后在全盟范围内开展了10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要求各旗县市(区)每年开展1到2次调查研究。从农村牧区基层老年体育文化组织建设、城镇社区老年人文体活动阵地建设、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覆盖率、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带头人的培训、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创造条件增加老年体育人口,加大老年文体活动设施建设,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目标思路。

  针对锡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进城多、苏木乡镇老年人逐步减少、城镇组织化程度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完善农村牧区基层体育文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对基层组织建设思路进行了适当调整,即:把重点放在城镇组织网络建设上,放在机关单位行业老年体协组织建设上。加强了与组织部门、老干部门、机关党工委的合作,加大了行业老年体协组织建设力度。行业老年体协组织的活动明显增多,参与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加。在城镇社区组织网络建设上,锡盟借助成熟的社区组织平台,将老年组织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老年体协组织网络建设。

  截止2022年底,全盟13个旗县市(区)都建立了老年体协组织,创建率100%;组建盟直行业老年体协33个;全盟60个街道办事处、苏木乡镇、国有农牧场都建立了老年体协组织,创建率100%;城镇社区老年体协组织创建率100%,大部分嘎查村、分场都建立了老年体协组织,条件不成熟未建立老年体协组织的也都有专人负责老年文体健身工作。全盟各级老年体协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66人,其中专职人员 72 人。目前,全盟各旗县市(区)老年体协及部分苏木乡镇老年体协都有办公场所,总面积17853平米。

  二、老年人健身活动场馆建设获得突破

  改善和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是老年体协“四项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锡盟始终把老年健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作重点和难点问题来抓。针对锡盟气候特点、老年人室内体育健身场馆不足的状况,2013年第六届老年体协就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思路:一是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以室内为主的老年人专用活动场馆;二是人口少,经济实力有困难的地区,利用现有的综合性活动场馆,以挂牌形式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场馆作用,资源共享,特别是学校场馆向老年人开放;四是在旧区改造,新区建设过程中预留公共土地;五是居民小区开发中,政府要按照国家体育法和国家建设部规定,要求开发商出资建设一定规模的小区体育文化活动室,供小区居民就近方便使用。形成“政府主导、依托社区、社会参与、企业投资、资源共享”的模式,以“一个中心,多个基点,星罗棋布”的布局,在城市不同方位,建设“大中小”相结合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提倡坚持“多点、小型、就近”的原则,采取新建、挂牌、改造、划拨、共享等多项措施,统筹解决老年人体育健身场馆建设。

  10年来,锡盟各级党委、政府,将建设老年人室内活动场馆作为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赢得了广大老年人的广泛赞誉。目前,锡盟13个旗县市(区)所在地已有11个旗县建立了老年人专用室内活动场馆,2个旗县已纳入计划。2013年初,全盟13个旗县市(区)仅有1处2600㎡的老年人专用室内活动场馆,截止2022年底,全盟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已达22.21万平方米;老年人人均场地面积达1.58平方米。其中,仅门球场地就由2013年的37片,增加至现在的89片。锡林浩特地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门球馆被授予“自治区老年体协门球培训基地”。目前,全盟建有各类体育场馆(活动中心)73个,总计面积321886.23平米,自2013年至2021年全盟老年人体育健身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亿9千万元,其中自筹39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老年人健身更加方便。

  三、培育、创编老年人文体健身品牌项目获得突破

  创新和打造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品牌项目是扩大老年人体育健身覆盖率,丰富老年人体育健身内容和形式,凝聚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有效措施。

  一是突出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保护和传承了非遗文化。为加大创新力度,配合政府部门挖掘、整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2016年我们新成立了“蒙古族传统文化推广工作委员会”,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新的契机。10年来,锡盟先后开发整理创编了蒙古族传统游戏“沙嘎”交流活动、并列入年度健身活动计划;创编蒙古族传统舞蹈“筷子健身操舞”,并在全区老年体协会议上进行千人表演,通过骨干培训在全盟推广,现已普及到旗县市和社区街道,深受老年群众喜爱;创编出“乒乓球操舞”、“气排球操舞”、“持杖操舞”,不仅在全国、全区、全盟大型活动开闭幕式上展演展示,而且也在旗县市的文化广场、慰问演出、各类活动仪式上得到普及。探索出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既突出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保护和传承了非遗文化,又丰富了老年人体育文化健身内涵。



  二是继承和培育品牌赛事,提高老年人口参与率,扩大老年体协影响力。10年来,锡盟继承和培育了众多品牌赛事,在全国和全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主要有;



  “草原之路”门球系列赛,由中国门球协会主办,锡林郭勒盟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以门球运动为载体,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旅游,是锡盟老年体协第一次承办全国性赛事。2017年6月28日,第一届赛事在二连浩特市拉开序幕。全国32支门球队伍,其中台湾8支队伍,240名门球人,相逢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

  “草原之路”门球赛自2017年在锡林郭勒盟开始举办以来,已连续承办三年,每次“草原之路”赛事都由CCTV5套录制,播出专题,在全国门球界影响较大,锡盟老年人健身服务中心的门球馆也享誉全国。不断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门球爱好者前来参赛和旅游,让各地的体育健身爱好者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草原的宽广与淳朴。这一赛事也是锡盟老年体协将门球运动进行市场运作的探索和尝试。

  “玛拉沁”杯牧民门球赛,锡盟老年体协专门为进城农牧民创办的“玛拉沁”杯牧民门球赛,开创了全国牧民门球第一家,已连续举办11届。目前,“玛拉沁杯”门球赛已成为比较规范的一项具有草原特色的品牌赛事,形成了由锡林郭勒盟下辖的13个旗县市(区)每年轮流在草原上最美的季节举办。通过举办“玛拉沁”杯门球赛,不仅达到了让进城老年牧民们“老有所乐”的目的,还吸引了周边兄弟盟市毗邻地区的农民、牧民,参与人数和规模逐年扩大,提高了门球运动的影响力和门球运动的覆盖面。引起国家门球协会和自治区老年体协的高度重视。这项赛事极大的推动了门球运动在广大牧区的开展,全区门球协会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我盟这一品牌赛事。

  “草地高尔夫球”交流活动 由锡盟老年体协2019年8月创办。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和拓展老年人健身活动项目,不断扩大老年人体育健身覆盖率。2018年中俄蒙第四届国际老年人运动会结束后,经组委会商定,将草地高尔夫球运动纳入中俄蒙第五届国际老年人运动会项目。为此,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体协责成锡盟老年体协负责这项运动的组织、培训。2018年10月,锡盟举办了全盟草地高尔夫球培训班,成功举办了全盟第一届“草地高尔夫球”交流活动 ,冠军队赴蒙古国参加了中俄蒙第五届国际老年人运动会。该运动项目普及速度较快,参与人数众多,已列入锡盟老年体协年度常规赛事和全盟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项目,现已举办4届,对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草地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图/白国华)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