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内蒙古:朝气蓬勃的翁牛特旗老体人

2023-01-11 17:1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是中华文化的玉龙之乡、陶凤故里,在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活跃于社会文化体育活动的中老年更是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促使老年体育协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效果。

  老体带头人 工作勇创新

  翁牛特旗老年人体育协会有一个积极奉献、爱岗敬业的好班子,带领了一个好团队。老年体协主席杨国森、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瑞华、副主席兼副秘书长赵国彬都是做过多年处级、科级领导的退休老干部。他们在职时,努力为群众服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退休后,热爱老年体协工作,发挥他们的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人际交往广泛、时间空间比较优裕的优势,奉献余热,热心为老年人服务。杨国森主席和张瑞华副主席身体都不是太好,可他们对每项工作和活动都是亲历亲为,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张瑞华副主席还亲自组织参与老年广场舞队活动,与队员们一起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交流活动。赵国彬副主席负责老体协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他事必躬亲,对工作抓得实、抓得细,上报下达、档案整理、《会刊》编辑等项工作有条不紊。13个专项工作委员会和各乡镇苏木、街道办老年体协负责人,更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如:宣传科研、太极拳、剑、健身气功、柔力球、门球等专项工作委员会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并在多次交流比赛中获奖。体育科研专项委员会积极研究探索老年体育理论和实践,撰写了《晚霞灿烂 夕阳更红》《浅谈中老年晨晚练点的健康发展》等论文,在市、自治区有关媒体发表。

  旗老年体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有新认识、新思路、新目标,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老年体育文化工作方法。在组织上,形成了旗老体协——各项专门委员会——各苏木乡镇街道老体协——各村嘎查、社区晨晚活动点(队)——中、老年文体爱好者,这样相互联系的组织系统。处处有人抓,项项有人管,组织无死角,人人有活动。在活动开展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如协调上级老体协和旗有关部门筹集资金,为基层老体协购买台球案子、音响设备等活动器材,扩建门球场等设施建设。联系协调体育文化部门组织中老年文化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如2022年,旗老年体协、旗文化馆联合举办以“听党话,念党恩,跟党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城区广场舞骨干培训班。重点推广了《中华全家福》《回到山沟沟》《母亲中国》等3支曲目,培训活动带头人158人,有力地推动了老年人强身健体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坚持“硬件做强,软件做硬”。建立档案室,按年度完成文书档案归档立卷及老年体育《年鉴》撰稿工作。档案管理达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受到了上级老年体协的好评。

  强身健体魄,体坛竞风采

  现在全旗各苏木、乡、镇、街道中、老年人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队和晨、晚练点星罗棋布 ,参与活动的占中、老年人总数的近40%。他们坚持就地、就近、小型、多样,灵活的形式,采取时聚时散的作法,利用早、午、晚空隙时间,在城镇广场、公园、乡村空闲地等,做健身操,跳广场舞,展示气功、太极,扭民族秧歌,练各种球类,老年人文体活动异彩纷呈。

  中老年们积极参与全旗各地组织开展的“元旦”、春节、“文化旅游节”“消夏晚会”“那达慕”等庆典活动。大街上老夫妻相携散步,广场上舞姿翩翩,体育场挥剑晨练,舞台上生旦净末丑的扮演,还有太极拳(扇)、健身气功等健身项目,挥洒自如;台球、门球、乒乓球力争高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展示技艺……或强身健体,或怡情励志,或消遣休闲,一幅幅焕发勃勃生机的老有所乐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农村牧区的中老年文体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如:白音套海苏木宝泉嘎查“快乐时光”广场舞队、梧桐花镇双岭村腰鼓队、新苏莫苏木鲜兴村民族服装展演队、五分地镇东塔拉村秧歌队等活动经常,影响面广,社会反映良好。

  普及与提高并重。太极、台球、网球、门球、中国象棋、气排球、健身球、柔力球等活动项目代表队,各项交流比赛,成绩斐然。其中,9月份,翁旗老年门球队作为赤峰市老年体协派出的代表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老年运动会获得第三名“优胜奖”的好成绩。在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百县健身气功、太极拳(剑)线上交流活动中,获得了团体项目二、三等奖,有七名队员获得个人比赛名次奖。

  旗老体协还组织了220多中、老年人作为群众演员参加电视剧《飞跃人生》的拍摄活动,展示太极拳、剑、扇,广场舞、健身操等,受到了导演和剧组的一致好评。

  组织参与文化活动,为龙凤之乡添彩

  写翁牛特,谱和谐曲,颂龙凤乡,为乡村振兴助威。在旗委、旗政府“弘扬翁牛特龙凤文化,讲好翁牛特故事”的倡导下,旗老年体协引领中老年文化爱好者们利用不同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翁牛特的厚重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地方特色,提高龙凤之乡的知名度。

  组建了老年体协“夕阳红文苑”微信群,有40多位中老年文化骨干参与,开展经常性的文学创作、书画、摄影展示,并制作《美篇》让大家共享,使有兴趣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参与活动,陶冶情操。截止2022年12月8日,全年共编制《美篇》36编,总第81编,发布诗、词、文作品5299首(篇),累计达到11087余首(篇)。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诗词爱好者们写诗填词撰文,赞颂一线抗疫勇士,为防控疫情鼓劲加油。已耄耋之年的多恩海先生挥毫泼墨,写下了“抗疫先锋”四个字的墨宝,老伴儿崔丽君女士绘画出了“战地黄花”美图,献给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党员干部。

  围绕着全旗打造龙凤文化之乡品牌,旗政府副旗长高永武秉笔抒情,带头创作了新歌《醉美翁牛特》,2022年5月,在第二届龙凤之乡翁牛特文冠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首唱。领导示范作用,带动了部分老同志创作热情。在旗文化旅游体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先后创作《文冠花开》《杜鹃花》《逆行者之歌》《北方大地之歌》等新歌7首,并刊登在旗内《少郎河》《龙乡魂》《翁旗老年体育》等杂志上,广泛传唱,将翁旗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一并呈现在观众面前,为龙凤文化品牌建设增光添彩。创作的新歌,不但讴歌了龙凤文化,同时,达到了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我健康,我快乐”的目的。

  文冠花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夕阳红文苑”诗词爱好者20多人参加了旗委、旗政府组织的主题为“讲好龙凤之乡翁牛特故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诗词朗诵会。

  加强老体宣传 弘扬正能量,

  翁牛特旗老体协非常重视宣传工作,选任了老体协专兼职通讯员50多名,在多家有关媒体发表文稿。仅2022年,就在国家《新老年早报》发表1篇,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网刊发表2篇,《中国火炬》网站发表涉老文稿5篇,被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体协网刊采用12篇,同时,在《世界头条》《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多家网络平台上发表活动信息20余条。有两名通讯员被自治区老年体协表彰为“优秀通讯员”。

  会刊《翁旗老年体育》增加彩页、增设栏目,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内容更加丰富,每年出刊4期,已累计出刊64期。还在近年先后结集出版了以老体人为作者主体的《翁牛特旗老年体育纪事(2005-2015)》《松青鹤鸣旺龙乡》文集,100多人次的近百万字作品得到了展示,也展现了翁牛特旗老年体育事业的足迹和历程。这些老体文化建设都受到了区、市两级老年体协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宣传、科研专项工作委员会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以点带面,集中挖掘、整理、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后撰写发表了《退而不休乐悠悠—记富河社区秧歌队队长刘润峰》《一片热心为舞友的侯大姐—记“舞之缘”的广场舞队队长侯文琴》《乡村振兴舞翩跹—记白音套海苏木宝泉村“快乐时光”广场舞队》《舞动人生—记滨河公园健身队队长滕广瑞》等文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旗老年体协还和旗关工委联合,组织部分老同志,参加了“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暨“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和游览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抗击疫情期间,老干部王俊华出资6000多元为多个社区捐赠慰问品和抗疫物资。

  所有这些表现正能量的人和事,都及时在有关媒体得到了宣传。

  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老年体育文化工作,受到了广大中老年人的欢迎,也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正如有的老年诗人所表达的那样:“晨曦舞蹈早离家,夜幕秧歌送晚霞。花甲古稀妆扮俏,翁男妪妇汗双颊。丹田气运少林棍,长剑风生武当侠。颐养天年无四季,逢春古树吐新芽。”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文 王德明)

(责任编辑:尹添)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