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余剑英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面鲜红旗帜

2022-12-13 10:1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老年大学校长、前洲街道青城快乐志愿团创始人余剑英,七年来,在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中,在公益服务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以聪明才智和全身心投入,敢为人先办好老年大学、先后创建街道首个民族舞团“女人花”等多个文体特色团队……辛勤的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老年大学和志愿团连登红榜,余老师也先后被评为无锡市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无锡市特色文化标兵、江苏省“百姓学习之星”、无锡市最美志愿者、江苏省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等。2017年度《老年体育》报“优秀新闻通讯员”、连续多年市区优秀通讯员。她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面鲜红旗帜。

  终身教育 呕心沥血

  2015年1月,余剑英被聘为前洲街道老年大学校长。她上任后根据民意调查和实际需要,先后开设了民族舞蹈班、方言戏品班、走秀班、手鼓班、太极班、摄影班、书法绘画班、国学朗诵班、写作班等10多个教学实体班;还成立了新洲、润州、惠丰、柘塘浜等4个社区老年大学分校,现共有学员有500多人,创新性课程深受欢迎。

  余校长呕心沥血抓教学出成效。女人花民族舞蹈团是无锡市广场舞协会首批授予的十佳文明新风团队之一,已连续多年获评市五星级优秀团队,舞蹈《同唱祖国好》荣登《学习强国》;2022年《万疆》入围全国第七届中老年才艺大赛决赛。

  方言戏品班每年创编20多个节目,戏谑舞《手心手背都是肉》出演无锡市第六届老年春晚;手鼓《站在草原望北京》获2022全民电视春晚团体网络比赛银奖;智能手机摄影微课堂入选江苏省社区教育“能者为师”专题典型案例;2022年全国老年人体协举办通讯员网络培训班,她组织30位学员收看任海霞的摄影讲座;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海星授课,举办摄影比赛,目前已有7人加入区摄影家协会,在全国《老年体育》报发表摄影作品3幅,省市级媒体发表作品700多幅;《我宣誓做老年志愿者》入选无锡市公益作品八强,市地铁一号线5个站点展出半年;摄影《非遗龙灯》惠山古镇展出;获省级摄影大赛银奖、铜奖、优秀奖若干。

  余老师聘请国家一级作家丁一、江苏作家仲平、《无锡日报》主任编辑王菁等给写作班授课,为街道培养了一批写作爱好者,其中1人加入惠山区作协。近年来,余老师和学员们的文稿被省市网站录用1600多篇,被《老年体育》《新老年》杂志、《中国老年人体协网站》录用100多篇,被各类文学媒体录用100多篇。

  在终身教育上,她尽心尽责,不负韶华。

  为爱撑伞 无怨无悔

  在街道和社区教育中心校的支持下,余剑英于2016年9月正式区民政局注册创办“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青城快乐志愿团”,注册志愿者112人。六年多来,团队入围惠山区十佳新人新事,被评为无锡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惠山区最美女性组织、惠山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无锡市敬老文明号等。她和钱永培、丁华珍、余大南、顾支埃、张剑英被授予惠山区五星级社区志愿者称号。

  青城快乐志愿团一成立,余剑英便组织公益晚会,为鄂尔多斯杭锦旗胜利社区义捐义演;2017年7月,她又与冯和年代表冯金涛等无锡爱心人士飞往内蒙捐赠鸟巢书屋,让天下孩子有书读是她和志愿者们的心愿。

  2018年,她在街道民政的支持下创建了“青城快乐漂流吧”,并不辞辛劳四处募集图书。惠山区作家协会、冯其庸学术馆、前洲街道党群工作部、教育文体服务站、社区教育中心校、妇联,润洲、浮舟党总支等先后捐书。漂流吧目前已有藏书10000多册,策划实施的读书推广愈来愈有特色,并创下了多个第一。

  全国首家老年人图书漂流。团队坚持一村一书一品牌,进行“同一本书”“悦”读推广;举办中老年人读书会、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等,助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氛围。

  江苏省首家红学文化进社区。2020年余老师带领青城快乐依托前洲最美文化空间冯其庸学术馆向社区渗透经典教育,惠丰《智慧同心园 千古红楼情》文化公益项目启动,中心校3次赠书《红楼梦》,社区氤氲起浓浓的国学气息。

  全国首个社区红学读书班。红学班读友51人,每天专人推送红学文章,名誉馆长冯有责推送马经义微课。疫情期间,余老师组织的线上读书会十分红火,社区红学读书班引起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教授的关注。

  漂流吧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200多场次;2020年,余剑英被聘为惠山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团队事迹多次刊于市老龄委的《锡阳红》公众号,由惠山区宣传部文明办撰写的报道刊于全国《精神文明报》《学习强国》《老年体育》报、省《现代快报》《潇湘晨报》《老区人物报》《江苏少年》,《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惠山新闻》等10多种媒体。

  “读书漂流吧”项目,被评为2022年江苏省社区品牌,惠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青城快乐志愿团获评2022年无锡市“钟书”阅读推广组织,余老师白天做公益,晚上修改读书笔记推荐到媒体发表,出刊的全民“悦”读《市民读本》三,被推荐为2022新市民回乡书香礼物。

  六年来,她带领志愿者慰问敬老院、走访空巢老妈妈、关心星星的孩子;在各社区组建红歌队、舞蹈队、舞龙队、健身队;教练手指操、送“八段锦”、评比健身达人,举办博士“治未病”月讲座、传统戏曲会、DIY手工制作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

  她和志愿者们共完成市区创投4个,街道微创投3个,多社区公益项目16个,街道老龄委卫健委项目5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多个。计完成文化文体纯公益800多场,受益对象70000多人。

  她多年连续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上,六年来累计志愿服务超6000小时,受她影响,亲家母、儿媳、干女儿、干女婿、同事等相继成为志愿团骨干。

  余剑英带领青城快乐志愿者,有创意地开展各项文化公益,助力文明新风吹遍前洲的大街小巷,被人们誉为“志愿者的脊梁”。

  文明实践 春风化雨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公益活动,余剑英以系统观思维,善打融合牌,破解“活动想做而难做”的瓶颈。2020年8月,街道微创投招标,正在山东度假的她二话不说就策划方案,写计划书10多天,放弃他先生约好的旅游,却利用国庆节到邻市学习取经,她手机里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照片。

  润洲社区“新时代文化惠民 承非遗繁荣润洲”、柘塘浜“弘扬时代文化 守望优良家风”、万里村“新时代善行义举 四德榜文明建设”,三个社区“一村一品”,余剑英深度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地生根,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社区的支持和她的推动下,72岁的田加明成立润洲复兴石锁队,参加全国民间石锁邀请赛获老年组第四名,积极参加学雷锋行动。新时代实践活动余老师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有次为找演出服,从梯子上滑下地脚筋断裂,躺床上靠一部手机“遥控”指挥公益、撰写报道,稍好后又一瘸一拐到公益现场。

  微创投文明实践结出丰硕成果,余剑英和伙伴们设计的3块大型展板、编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前洲——润洲篇》画册深受居民欢迎,表彰大会她请来街道相关领导,为63名先进典型颁奖,弘扬了正能量。

  其他如便民服务、洁美行动等文明实践项目同样扎扎实实,创意无限。她和伙伴们的市创投《德艺双馨不老松——社区课堂》,被评为无锡市老干部优秀志愿项目。

  打铁先要自身硬,余老师坚持每天阅读5000—20000字,白天组织志愿者参加各项文明实践活动,晚上整理资料写报道,一年里仅微创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写了47篇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如果哪天夜里能12点准时关电脑休息,就非常幸福了。”余老师坦言。

  2022年,她几次边吃饭边修改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培训课件,和志愿者们冒着酷暑兵分三路到各社区培训43场,受益对象1200多人次,选手在无锡市第二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竞赛中获个人冠军,无锡代表队获全省团体二等奖;老年人学会用智能手机扫码、网购、网约挂号、制作“快手”、看抖音做菜,自拍跳舞、打拳等节目上传展示,尽情享受智慧时代带来的便捷。

  11月,她们承办惠山区“惠安乡村路”主题宣讲活动,余剑英和团队连夜策划,创作方言三句半《交通安全要记牢》,小品队通宵排练,第三天就上场演出。“再苦再累都不算啥,因为雨姐更辛苦。”志愿者口中的“雨姐”和伙伴们每年创作文艺节目15个以上,《防疫工作要做好》小快板配合大喇叭,今年就宣传了38场次。2022年,青城快乐志愿团入选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培育团队。

  爱心是需要传递的。余老师关心青少年成长,成立“假日前洲小志愿者精英群”,现有群员32名,她指导小志愿者自我管理,做课件视频、做主持人、写公益报道并修改发表。这个无形的讲台上,她继续扮演教师角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6年来,雨姐和伙伴们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多场次,受益市民2万多人次,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惠山“鲲鹏迭变”、无锡创建文明典范城市贡献自己和团队力量,彰显优秀志愿者的精彩幸福人生。

  (文图/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宣传部 胡建琛 无锡市惠山区老年人体协 陈谋勇 张伯洪)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