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 滋养文艺创新一一2022年如皋市老年文艺创新大赛述评
2022-12-12 11:1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6个文艺团队,76个创新节目,4场次演出,1320人次参演。11月4日至5日,如皋市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文艺汇演暨2022年老年文艺创新大赛在市文化馆剧场隆重举行。11月12日,又为本次大赛的17个优胜奖和9个优秀奖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峰对此次活动作出高度评价。他说:"此次活动立意高,方向对,节目新,反应快,完全符合群众文艺的发展方向,值得点赞!”
此次活动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和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主办,市文化馆协办。各方同心协力,使这次活动成为既是讴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庆贺会,又是对协会一年来文艺创新成果的大检阅,同时还是文艺团队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好机会,使整个活动成为引领全市老年人红心向党、审美情趣和文化养老的风向标。
信仰之美成就艺术感染力
此次参赛的节目中,有58个反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红色节目,占全部参赛作品的76%。参演人员普遍感觉到,在舞台上全身心的投入都是自已对信仰的致敬,对党忠诚的表露。正是这些红色经典节目让自己很快进入角色,为这些节目在舞台上增添了感染力和说服力。
曾记否,在党的百年大庆文艺汇演的舞台上,音诗画《血沃春泥》表演大革命时期中共如皋县委成立之初的8位县委书记对党宣誓的场景。如今,经过党的百年大庆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洗礼,侨之声金秋合唱团的演职人员更加知党爱党,演党爱党,又以崭新的阵容复排了这个节目。毋庸讳言,首演容易复排难,不转换思路,很容易形成表现主题的老套路,影响观众的接受。为此,他们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这些革命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敌人的看守所里,第三任县委书记吳亚苏面对敌人的威逼,提笔给自己的父亲写下了绝命书,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舞台上的吴亚苏奋力甩笔的那一瞬间,神似胜于形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为真理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鲜活饱满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一位退休老教师感叹地说,正是这些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此次活动中,表演说唱《拾荒老人的脚印》、情景舞蹈《赤子情》、情景剧《红军颂》、小品《逆行》、《我是一名老党员》等作品或以历史,或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原型进行创编,演绎这些故事,进一步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小品《逆行》演到尾声时,共产党员小孙女为抗疫奔赴武汉,与祖母临别的一幕感人肺腑,全场凝神屏息,看哭了观众。这些故事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用红色浸润的艺术,能让人洞察到党的为民情怀感人至深。
以现实题材展现时代新风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段剧情述说一个时代之情。歌舞《如皋号子》和表演唱《美丽的乡村我的家》,是新时代新农村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之作,也是与如皋这方水土文脉相契合的创新作品。特别是今年新推出的《美丽的乡村我的家》这部作品,策应了党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部署,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舞台上,《美丽的乡村我的家》剧组的演员们在一片"家乡变了,家乡变了,小康乡村里有我的家"的歌声中载歌载舞,领晿者高唱"干,干,干,请党放心,振兴有我们!"这些歌舞折射出新农村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精品来自于党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红色创意与实践。该剧在创编上突破了公式化的戏路,大胆地采用了戏剧构作的方式,将说唱表演与情景舞美融为一体,大屏背景不断地投放出新农村建设的画面,再加上歌谣、号子、舞蹈等艺术手段,使舞台熠熠生辉,感染力加强,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时代赋予了我们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我们就要用这种创作方式让剧目充满新鲜感。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作为一个红色剧目,体现时代深度是剧目的重要价值。剧中每个细节都要让观众感受到时代的情怀,切不可草率了事。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个演员吃透剧情,在舞台上不只是背背台词,还要通过动作、歌声、念白、表情表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悦心情,这样的舞台画面才会有表现力,剧情才会充满红色韵味。"该剧创编兼导演周忠达如是说。
文艺创新让"非遗"大放异彩
"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思想的熏陶下,这次活动将莲湘、木偶、京歌、腰鼓、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了舞台,推出了《如皋莲湘》、 人偶同演《颂党恩》 、京歌表演唱《梨花颂》、《梅花赋》、腰鼓《鼓动中国》、旗袍秀等"非遗“作品,把一个个散落在民间的"非遗“项目搬上了舞台,走出了一条"发掘、传承、创新、展示"的"非遗"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如皋民间舞蹈《莲湘》,起源于清朝,历史悠久。美丽传奇艺术团众姐妹在共产党员姚红兰团长的带领下,汲取了历史上莲湘舞美的精华,综合了民舞、秧歌、京剧武打、武术太极和杂技,甚至现代芭蕾舞的套路与技巧,大胆创新,刻苦训练,形成了自已特有风格的莲湘打法。其特点是以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打法,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队形变化,收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造型风格,边跑边打、边打边喊的声势特色,展现了如皋莲湘的新风采。舞段造舞境。舞台上,只见16名女子手握32支莲湘在空中飞舞,或单打,或双打,或群打,嫻熟的技巧,快速的跑动,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看得热血沸腾,直呼过瘾。临近结束,16名演员越打越快,爆发力十足,把表演推向了高潮。最终在此次大赛中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获得优胜奖第一名。(文/江苏省如皋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 姚迪生)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