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运动 健康生活——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巴人广场太极队
2022-11-21 15:5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导语: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太极运动成了中老年健身的一种方式。宣汉县巴人广场太极队常年坚持锻炼,大家享受到了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
坚持晨练 从未间断
太极队始建于2002年秋,前身是东乡镇石坝湾太极队,在原宣汉职中足球场活动。2016年巴人广场建成后,更名为巴人广场太极队。现有队员50余名,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也有附近商场、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年轻人。
每天清晨,大家在宣汉县城北的宏帆巴人广场上,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练太极拳、剑。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春夏季节早上6点左右到广场,秋冬季节早上7点开始活动,练完几套太极拳和剑扇等约两小时,一般在8点左右结束。晴天在广场,雨天在大厅侧门走廊练,无论天晴落雨、刮风下雪,还是难熬的严寒酷署,6年多来从未间断,连新春佳节也未停息。
巴人广场太极队发扬“勤学苦练、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精神,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助。新队员虚心向基础扎实的邱永芝、林文英、杨志刚、刘传兴、李志述等老队员学习,老队员热心帮助新队员练习拳术。大家既是拳友,也是朋友,若遇某个队员红白喜事或生病住院,领队都会组织队员前往看望。春秋季节、周末或节假日队员们到清溪、君塘等附近“农家乐”开展活动,以增强团队活力。
练拳习剑 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练习时要“立身中正,连绵不断”“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动作要练熟、练随、练活、练到周身一家,心静自然。常练太极者,能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之功效。
2022年10月15日,大家在谢生坝“农家乐”活动,畅谈了练习太极武术的感想。73岁的退休职工李志述说:“我从2018年开始练太极,一是增强了体质。没练太极之前,每年至少要感冒2至3次,每次要折腾10天半月,花钱不说人还遭罪。练太极这4年多来,一年到头没有感冒过。二是生活有规律。原来喜欢熬夜,生活无规律。从练太极后每天晚上10点就寝,早上5点钟起床,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从无缺席。倘若某天有事也得先把太极练了再去,自身增强了免疫力,疾病自然不见了。”县卫健局职工符峰深有感触的说:“练太极我有四点收获,一是调整了心态,二是锻炼了身体,三是认识了新朋友,四是找到了归属。我即将退休,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感到非常快乐。过去脸卡白,无精打采的,通过练太极有了精气神。”陈桂、李晓微、邓冬梅等年轻人说,跟师傅学练太极,“体重减轻了,体质增强了,血压血脂等指标正常了,真是受益匪浅。”
领队教练 精神可嘉
巴人广场太极队之所以能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位德高望重的古稀老人。他既是领队、又是教练,他就是县人大机关退休党支部副书记、老协副会长严正华同志。
无论是太极拳、剑、扇,还是太极刀,严老都耐心细致地教大家。拳友刘传兴说:“这几年,我们跟师傅学会了24、32、42、48式,陈氏56式、83式,武当13式太极拳;32式、42式太极剑;杨氏太极扇、太极刀;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大家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师傅真是辛苦了!”严老凭着“共同强身健体”的初心,教大家学太极无分文报酬。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巴人广场太极队,是宣汉县城的一支群众性健身队,是宣汉县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一个缩影,也是县老年人协会倡导的“我健康▪我快乐”活动的践行者。它彰显了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强国”的理念,昭示了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憧憬着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
(文图/四川省宣汉县老年人协会 祝永兴 )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