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山西省运城市板胡大师王向超

2022-11-18 11:3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在芮城城乡,提起原黄河蒲剧团王向超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都称赞他是芮城戏剧界的“板胡泰斗”、“胡琴大师”。

  (一)

  1942年,王向超出生于芮城县陌南镇东窑村一个农民家庭。儿时,由于家境贫寒,小小年纪便辍学肄业。他酷爱板胡,又无钱购买,家人便给他自制一个板胡,让他练习。没有师傅教,他自己琢磨,按照戏台上唱戏哼哼的调子,不断试着拉。剧团在哪里演戏他就追到哪里,坐在台下跟着唱腔练习演奏。

  俗话说“年萧月笛当日笙,三年胡胡不中听”。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1952年,他孤身一人去县城报考剧团。时任黄河蒲剧团团长王选贤,独具慧眼,认定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器,便破例将一个十岁的孩子收入剧团乐队弦乐组,并让其拜当时知名度很高的琴师黄宝娃为师。由于年幼身小,个头低,王向超坐在椅子上双脚不能着地,演奏的过程中得不上劲,于是,只能脚下再垫高一个小板凳演奏。黄宝娃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养呵护他。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又得到恩师百般呵护,精心培养,使王向超的板胡造诣日臻成熟。

  13岁时,王向超由后台走上了前台,挑起了剧团拉板胡的大梁,成为芮城县黄河蒲剧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板胡师。他随团到处演出,足迹遍布晋南原野,名气流传于汾渭大地。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随团到洛阳、西安、渭南、太原、临汾等地演出,所到之处,他的板胡演奏都赢得啧啧的赞叹声。一次在西安秦岭剧院演出时,适逢原苏联慰问团在观看演出,他们很欣赏王向超演奏技巧,个个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未等大幕拉拢,他们就跑上舞台,立即抱起他,与他合影……

  (二)

  2002年,王向超退休了,离开了心爱的舞台,但他继续发挥余热献艺坛,埋头从事戏剧音乐的收集整理。先后组建了激情广场戏剧团和扬高戏剧团。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办起了戏剧音乐简谱学习班。相继排演了眉户《安安送米》、蒲剧《母子情》等。


王向超在义演中

  扬高戏是我县的稀有剧种,从2017年秋开始,王向超便一心扑在扬高戏的抢救性挖掘整理上。扬高戏原来是与蒲剧分庭抗礼的一个大剧种,属于联曲体,曲调很多。其剧目甚多,演出表演特色突出。可惜的是,受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破坏,人们躲避战火,班社解体,艺人解散,演出停止。芮城只有东垆乡南曹庄村、古魏镇太安村有艺人传承和业余演出。王向超每天走村串户,先后连续访问了郭智、潘景珉、薛安芳、薛随窝等线腔老艺人以及原剧团舞美师、编剧、导演、后调任县志办主任、被誉为“芮城活字典”的景昆俊先生。先后记录整理了33个曲调板式并按其调式、节奏及行当特色进行分类,列出了16个扬高戏音乐旋律,通过反复研究从中找出其行腔的规律。接着,他自费组建扬高戏剧团,恢复排演了《兄弟种麻》《小姑贤》《打柴劝弟》等剧目。亲自带领团队先后参加了“扬高戏走进城隍庙”、县电视台“非遗文化扬高戏专题栏目展演”、“古魏镇非遗文化扬高戏展演”,并两次代表芮城县赴运城参加 “西花园戏曲调演”等活动。

  2019年,山西省文化厅艺术编辑王芳带领戏曲研究专家来到芮城调研扬高戏研究的丰硕成果后,激动地对王向超说:“你做得太好了,拯救了地方文化又一瑰宝,功不可没”!

  (三)

  王向超今年已80岁,也是他从事蒲剧事业68年的生涯。2021年国庆节前,王向超决定对他一生演奏过的重点曲目和亲手创作的蒲剧、线腔、扬高戏曲谱进行整理,出一本芮城戏曲音乐集。经过一年的辛勤整理,2022年国庆节前夕,由他自费出版的一册大16开本、200页、23段蒲剧、眉户、线腔、扬高戏的《芮城戏曲音乐耕耘记》散发着墨香问世了。书中大部分作品是他多年来自己创作的佳作,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体协组织的义演现场

  用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两个词语称赞王向超先生一点也不为过。他经常带着有病的身体,被一些社会团体、学校请去指导排练节目、教学乐器。节假日或茶余饭后,芮城北城公园、寿圣公园、城隍庙公园等场所,一些业余戏剧爱好者有唱的,有伴奏的,自娱自乐。只要有时间,王向超就前来演奏和指导。听他那悦人耳目的板胡演奏,都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陶冶,都会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和 “再来一段”的欢呼声。他先后被县文化馆、健康教育协会聘为艺术顾问,被老年大学树为“文体活动模范带头人”。无愧于“板胡泰斗”、“胡琴大师”美誉!

  (文图/芮城老体协 邱希占)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