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劳模的夕阳情怀——记无锡市锡山区老年人体协执行会长黄宪辉
2022-08-08 16:29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她姓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荡口人,因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同时诞生,得名宪辉。她秀外慧中,小巧玲珑,却勇于担当作为,举重若轻,活力四射。上世纪80年代,她任小学教师和校领导时两度获评江苏省劳动模范。从90年代起,她先后担任无锡县(锡山市、锡山区)教育部门领导、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区政协常务副主席等职,职务多有升迁变动,但其劳模精神处处放光,成为所在岗位工作的标杆。
2015年春,黄宪辉刚从区政协退休,就担任了区老年人体协执行主席(第二个任期改称执行会长)。八年来,在区党委政府和各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她带动全区老年朋友参加健身锻炼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收获健康、快乐和幸福。
爱心如霞光,辉映每一人
上任伊始,黄宪辉一颗滚烫的爱心就与锡山区十余万老年人紧紧地系在一起。她说,“面向全体”是老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努力的中心目标。健康路上,老年人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她牵头拟定了全区实施老年体育服务和老年健身全覆盖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由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两个“全覆盖”是将“面向全体”的老体工作方针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虽说是政府实事,但其策划、指导、督促、访查、验收的全过程,都由老体协具体负责。为了将这项创新工程实施好,黄宪辉做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商定了两个“全覆盖”实施标准;根据区情,确定了以村(社区)为实施单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提出了定年度目标任务、定负责人员、定推进措施的“三定”要求;明确了看现场、查台帐、随机访谈、注重实效的验收要点。从而,不仅组织发动了全区十余万老年人积极参与,而且动员了区、镇(街道)、村居各级方方面面的力量关心支持老体事业的发展,关心支持两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
经过连续4年的努力,至2019年底,锡山区1270个老体小组分四批全部验收达标,提前一年实现了预定目标。全区老年体育服务覆盖面达到100%,经常性参加健身锻炼的老年人占总数的85%以上。同时,初步构建起组织网络健全、骨干队伍壮大、场地设施完善、服务保障良好、健身氛围浓厚的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健身环境。在此过程中,黄宪辉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所有的老体小组,多数地方她深入访查指导过两次甚至更多。每到一处,她不仅细细检查各种硬件设施和台帐资料,还要随机找老年朋友谈心,了解并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两个“全覆盖”提前达标的一片庆贺声中,黄宪辉会长却更多地看到不足和差距。她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两个全覆盖工程虽基本完成,但标准还不高,各地实施情况也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全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因此,她提出从2020年起,锡山区要以创建“乐活家园”为导向,积极打造老体服务和老年健身全覆盖升级版。为此,她领导制定了“跳一跳够得到”的乐活家园创建标准,在村居领导重视、老体小组网络健全、老年健身参与率巩固、村居志愿者队伍建设、10分钟健身圈建设、健身项目培训、健身团队和站点活动情况、老体宣传及健身科普等八个方面提出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具体目标。
2020年以来,锡山区老年人体协坚持新冠疫情防控和老年健身锻炼两手抓,以变应变出新招,做到了两不误、双丰收。截至2021年底,在各镇街自查的基础上,区老体协组织了创建乐活家园验收,深入有关村居踏看现场、随机访谈、查阅资料、复查核实,最终确定23个村居成为锡山区第一、第二批创建达标的乐活家园。与此同时,其他村居乐活家园创建工作也有序推进,全区共新建、提升标准化健身站点85个,为广大老年朋友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如今,你到锡山区随处走走看看,无论是城镇社区健身站点,还是乡村健身场地和步道,不管是早晨,还是傍晚,参加健身活动最多的是老年人,笑得最灿烂、最有幸福感的还是老年人;即使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也常有志愿者进行对口服务,指导他们从事微运动等适合的活动。
平地起高楼,梁柱乃根本
近十年来,凡到过锡山区深入调研过老体工作的人都深深地折服,老年人体协在该区号召力之大、执行力之强、在群众中的威望之高,都是十分罕见的。这是两个“全覆盖”工程和“乐活家园”建设之所以能在该区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前提。这与黄宪辉会长十分重视老体协的“梁柱”建设密不可分。
一是组织网络建设。近十年来,锡山区将建设的重心由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老体组织网络向第四级老体小组延伸,这是以自然村或住宅小区楼道为单位建立的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一漏网地兜起了辖区内常住老年人,将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的目标要求落到了实处,大大提高了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健身项目建设。2015年以来,锡山区强化拓展了健步走、广场舞、微运动三大基本项目,提升了健身气功、太极系列、门球三大优势项目,培训推广了一批老年朋友喜爱的新项目,精心打造了20多个“一镇一品”特色项目。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共组织项目培训5300多次,参训近17万人次。项目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健身团队建设。全区建成20人以上老年健身团队600多支,共有队员近2万人,这是老年健身人群中的骨干。团队建设分三个层次:各城乡村居着力建设3-5个组织健全、骨干稳定、活动经常的基础团队;各镇(街道)在此基础上,结合“一镇一品”项目建设要求,组建了总人数达6000多人的20余支大型特色团队,每支团队人数达200-300人。区级着眼于发挥本地项目优势,组建了健身气功、武术、舞操、门球4支精品团队,发展态势良好。
四是志愿者队伍建设。2016年4月,锡山区正式成立了老年人体协志愿者总队、各镇(街道)志愿者分队及村(居)志愿者小队。全区现有登记在册的老体志愿者1972名,还有部分编外志愿者。这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常年奋斗在老体服务第一线,他们走村入户宣传动员、结对帮带、培训指导,热忱为广大老年朋友参加健身锻炼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和人文关怀,并为城乡社区防控新冠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健身站点建设。全区现有区文体局和区老年人体协联合挂牌的健身站点342个,还有一批零散的不挂牌的健身场点,这是开展为老体育健身服务的固定场所。2019年以来,锡山区组织开展“健身站点年”建设活动,按照“八个有”的要求提升站点建设标准和水平,以满足老年人对健身场地设施不断提升的新需求。
这五项建设架起了锡山老体工作的“梁柱”,黄宪辉会长每年都要为此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项建设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智慧。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黄宪辉会长常说:“退休以后有幸到老年人体协工作,是一段学习并参与着、奉献并快乐着的人生历程。要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沉下身子去做这项工作。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她将老年体育健身这项“夕阳事业”,看作充满诗意和快乐的幸福事业。她认为,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的设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抓手,通过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活动,不仅能让广大老年朋友参加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而且能让他们享受到健身活动的情趣和快乐,还能带动全社会重视和关心老体工作。因此,每年区老年人体协联合区文体和旅游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精心组织主办好老年人体育节活动。
每年老年人体育节的启动式和闭幕式,黄会长都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或兼“夕阳红”健身项目展示,或兼“夕阳美”文艺汇演,让广大老年朋友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健康、快乐和美丽,展现“夕阳红胜火”的精神风貌。为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活动的乐趣,黄会长还积极倡导将健身项目展示和文艺汇演为主要内容的启动式和闭幕式普及到各镇、街道,并向有条件的村居延伸。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每年有5万多人以各种方式参与老年人体育节活动,占老年人总数的35%左右。
黄宪辉带领老年人体协一班人,不忘初心,戮力同心,倾情倾力,锐意进取,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新时代老年体育发展。近年来,锡山区老年人体协先后获评“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
(文图/无锡市锡山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薛慰祖)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