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服务的热心人——成都市龙泉驿区崇德社区老体协主席叶元蓉为老服务小事记
2022-08-04 14:5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国庆文化艺术节—“晒唱”爱国歌曲颂党恩比赛中,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崇德社区老年合唱队发自肺腑的心声,演唱的《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两首革命歌曲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评分高居赛场第二名,获得由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颁发的二等奖,而受到人们青睐。
2019年9月28日,崇德社区老年合唱队参加区首届“国庆文化”艺术节演唱《前进吧,中国共产党》、《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崇德社区是由八个街、镇、乡的征地拆迁户和生态移民搬迁户组成的新市民集居区,合唱队都是些年老的新市民,过去大都是手拿锄头种地的农民,从未上个舞台,得此殊荣实属不易。合唱队指挥叶元蓉是来自龙泉山深处的一位退休移民共产党员,是原山村里的劳动模范,合唱队的组建和成长,撒满了这位基层劳模的心血和汗水。
刚过“天命”之年的叶元蓉,年富力强,既有文化,又有能力。进城后完全可以另谋一份职业,增加家庭收入,让全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她却把自己的身心放在了社区为老服务的义务工作上。自她被选为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以来,就情真意切地为服务老年人的健康无私作奉献。她深情地说:“我是一名客家人的后代,我的祖先在‘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中,从广东迁徙到龙泉山开荒种地,祖祖辈辈过着缺衣少食的苦日子。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祖国强盛了,人民富裕了,党和政府把我们从山里接到城里,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我衷心感恩党,深深地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总想为大家多做点事,心里才觉得疏畅,生活才感到有乐趣。”
崇德社区老体协主席叶元蓉组织老年人文艺骨干开展文体活动
社区刚组建老年合唱队那会儿,只有十多名老年爱好者报名。为了建立和发展老年文体队伍,叶元蓉不辞辛劳,进院落爬楼道,走家串户家访,寻找老年文体骨干。她发现退休教师曾世财搬进崇德社区居民楼拣后,常窝在家中很少出门,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就动员他参加老年合唱队。曾老师见合唱队大都是些女同志,觉得不好意思去唱歌。经过叶元蓉再三劝说,多次邀请,他终于乐意走进了合唱队,并积极发挥他的优势,成为了合唱队的领军人才。合唱队发展到60多名队员,每天坚持唱歌、练嗓门,经常参加演出、比赛活动。队员陈静2020年参加龙泉驿区老体协举办的老年卡拉OK比赛,获得第一名。
社区老年人大多是农民出身,过去不习惯体育健身锻炼。在叶元蓉的反复宣传动员下,陆续有老年人来参加文体活动,学习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社区请来了教练老师,派骨干外出学习,逐步建立起了活动队伍。从龙泉山里搬进城的退休农民刘祥隆,过去在山村参加过“威风锣鼓队”,每逢过年过节或办喜事,威风锣鼓就打起来,热闹非繁,一派喜气洋洋。他把山村的这种娱乐活动带进社区,组建了“威风锣鼓队”。
威风锣鼓早年流行于山西晋南地区,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名为“锣鼓”,俗称“家伙”,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打击艺术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起来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社区积极支持威风锣鼓队的建设,一下就购置了100个大鼓,锣鼓打起来,不仅活跃了社区,也撬动了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随后,社区逐步建立起了舞蹈队、太极队、秧歌队、电子琴队等13支老年文体队伍,常年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达500余人。
崇德社区老体协主席叶元蓉(右二)和文艺骨干练葫芦丝
晚饭后,崇德社区的院坝里、广场上,跳坝坝舞的老年人一拨又一拨,一片热腾。为保障老年人的活动安全,控制燥音扰民,叶元蓉每晚都要带领老体协的骨干现场值班。从晚上7点开始,到8点半按时收场,从不间断,毫无怨言,深得老年人的欢迎和赞扬。
叶元蓉还经常组织低龄老年志愿者上门为孤寡、残疾、空巢和高龄老人服务,亲自为残疾老人理发、剪指甲…她敬重老人心有独钟,她娘家有个叔叔,妻子生孩子时母子双双去世,留下叔叔孤身一人,后来又得病生活不能自理。叶元蓉毫不顾忌地把叔叔接到自己家中奉养,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叔叔现已到85岁高龄。叔叔时常对人说,是党的好领导和侄女叶元蓉一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我才能越活越幸福。
坚持数年的每月定期给残疾人理发,图为叶元蓉为残疾人曾安贵剪指甲
叶元蓉常说,她做的一切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社区党委书记曾明秀是个出名的好书记,是曾书记常常给她积极支持和热忱帮助,她才成了一名基层老体协的领头人。叶元蓉的模范事迹深深感动着社区广大老年朋友,居民群众赞扬她,组织夸讲她,她连年被评为社区、街道、区老体协的先进而受到表彰,被荣为“为老年人服务的热心人。”
(文图/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老体协 尹世发)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