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中的广场健身操舞人——记四川省邻水县“两会一系”防疫抗疫“三歩曲”
2022-06-08 10:1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新冠肆虐,疫火燎邻。2022年5月9日,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突袭邻水,给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疫情,四川省邻水县老体协健身操分会、老年大学健身操系、广场舞协会(以下简称“两会一系”)的全体会员“疫”无反顾,走好防疫抗疫“三歩曲”。
广场健身操舞人居家健身同心抗疫
居家健身
同心抗疫
“一人安全,全家安全;一家安全,大家安全”。在防疫抗疫中,老年人要做到这一点,“居家健身,同心抗疫”,不失为良策。
邻水县“两会一系”有25支健身队,老年人会员近2000人,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为有效控制“5.9”疫情扩散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10日15:20,邻水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对邻水县全域实施临时静态管理的通告(第1号)》,“两会一系”赓即将《通告》转发微信群和QQ群,供全体会员学习落实。当晚,“两会一系”运用微信召开广场舞协会党支部和“两会一系”会长会议,研究印发了《“居家健身 同心抗疫”倡议书》。
倡议发出后,各队迅速转发各微信群,全体会员积极响应,立即行动,居家健身,增免抗疫。他们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推广的适宜居家锻炼的运动项目,坚持每天居家运动30分钟以上,达到了居家健身的效果。部分会员还自录制作居家健身小视频,转发微信群交流学习。同时,还将录制的居家健身小视频发在《优酷网》《微视频》《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以此倡导更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居家健身活动,共同营造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助力抗疫的社会新风尚。截止5月30日邻水“5.9”疫情实现动态清零、城乡解封,“两会一系”会员录制的居家健身小视频,在网络平台浏览量已达到近3万人次,点赞1万多人次。切实做到了“防疫、健身”“两手硬、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必胜”。
捐款转账截屏
捐款捐物
支援抗疫
邻水“5.9”疫情,无不牵动着广场健身操舞人的心。
5月14日,《邻水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发出后,“两会一系”在微信群、QQ群转发了该《公告》,倡议全体会员按照“自觉、自愿、自主”的原则,采取以队为单位,直接向县慈善会、县红十字会等渠道交捐款等形式,开展捐款支援“5.9”抗疫活动。“两会一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共计2100元,分别交到了原单位离退休党组织和所在健身队;蓝鹰队在15日率先行动,16日收到捐款5500元,17日交县慈善会4500元,另1000元交到了其他渠道;雄鹰队16日跟进行动,18日收到捐款22500元,19日微信转账交县老体协18300元,另4200元交到了其他渠道。
19日,北新队、南城队、红帆队、尚水队分别收到捐款6800元、3600元、2350元、1750元,均微信转账交到了县老体协。同时,南城队、北新队、宏帆队还分别向其他渠道捐款30054元、2400元、1800元。
5月20日,文广队、万兴队、凤英队分别收到捐款1400元、200元、200元,均微信转账交到了县老体协。万兴队有1名队员向九龙、王家、三古3镇捐价值34000元的防护服400套;凤英队有3名队员向社区捐款400元,1名队员向村捐了价值400元的口罩1000个、消毒剂20瓶。
截止5月20日,“两会一系”城区9支队伍的346名会员,为“5.9”抗疫捐款81054元;捐价值34000元的防护服400套,价值400元的口罩1000个、消毒剂20瓶。“两会一系”爱心会员的捐款捐物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全县的防疫抗疫。
志愿者身影
志愿服务
迎疫逆行
突如其来的“5.9”疫情,席卷了邻水这座川东小城。昔日的喧嚣,瞬间静默,让这座小城变得那么安静和冷清。
当人们还处在惊慌失措、惶惶不安的时候,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英雄,不是楷模,也不是医生、护士,为了守住这座城,他们却毅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化身“大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无数的无名英雄共同鼎力相助抗疫。邻水县“两会一系”及各队有16名会员,就是这种“邻”危不惧,“疫”往无前的志愿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两会一系”的赵晓钢、周袁邻、魏瑞荣和蓝鹰队的蒋良瑚、周洪琼、邓小莉、孟承利、王竹琼、刘芬,雄鹰队的吴城峰、王琼,文广队的王朝丽,南城队的郭春梅,北新队的甘立新、张太春,红帆队的甘巧等16名志愿者,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劳模,有的是“两会一系”的副会长、副秘书长和各队的秘书长、裁判员、教练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起早摸黑、不辞辛劳、往来奔波在县城的汽车站、疾控中心和5个社区、9个小区的管控卡点,志愿服务防疫抗疫。
他们安装防疫帐篷、出入登记、宣传劝导、运输物资,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护检测现场秩序,还一遍遍提醒等待检测居民做好防护,保持距离,戴好口罩,不厌其烦地回答居民的提问……在卡点,没有固定的一日三餐,没有休息的地方,有的只是喊哑的嗓音、忙碌的身影。虽是初夏,晚上依然寒气袭人,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工作时长共计达3000多小时,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文图/四川省邻水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徐继成)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