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支援家乡抗疫 尽显工人阶级本色——记四川省邻水县驻蓉离退休工交口爱心行动
2022-06-06 09:5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工交企业收入最低,下岗职工最听党的话,产业工人淳朴伟大”!这是近段时间,在四川省邻水县驻蓉离退休干部职工中传颂着的为支援家乡抗疫捐款的一段佳话。
工交口捐款总结座谈会
参会人员合影
2022年5月27日上午,邻水县驻蓉离退休工交口支援家乡“5.9”抗疫捐款总结座谈会在活动中心召开。会上传出好消息,住成都的工交口离退休党员、干部、职工共297人自愿捐款55100元。其中,直接交工交口转驻蓉总支的捐款49000元,党员同志在驻蓉总支各支部捐款2300元,住重庆原氮肥厂退休职工捐款3800元(总支安排他们直接汇邻水县慈善总会)。
工交一群捐款5400元
工交二群交捐款19000元
工交四群和机关事业群捐款15000元
这一笔笔爱心捐款,无不尽显工人阶级本色。
发动充分,捐款热情高。邻水“5.9”疫情发生后,5月15日,驻蓉总支发出开展“我为家乡抗疫献爱心”募捐活动倡议。在总支驻工交口的书记张泽元、副书记黄守信的领导下,工交口的5名联络员,及时将《捐款倡议》转发到5个微信群,宣传发动退休职工尽其所能捐款,开展捐款接龙活动,及时公示捐款进度,捐款热度持续高涨,形成捐款面广量多的喜人局面。热心公益事业的王海明夫妇第一时间捐款400元,同时以邻州夕阳红群的名义捐款1200元,还在邻州夕阳红群发动捐款4900元;王跃琼不仅在公交二群协助联络员梅可林发动捐款,还在自己同学群发动捐款1100元。
精心组织,领导带头捐。由于工交口退休职在成都居住分散,为了便于联系工作,从2004年起,工交口确定了5名联络员,建立了5个微信群,5个联络员为群主。张泽元、黄守信和工交口的5名联络员冯华蓉、梅可林、孟承秋、刘三鲁、丁光国,在宣传发动捐款的同时,率先行动,带头捐款,7名同志的捐款额最高的500元,最低的200元。联络员们不辞辛劳,及时用微信收交捐款。工交一群收交捐款5400元,工交二群收交捐款19000元,工交三群收交捐款3600元,工交四群和机关事业群收交捐款15000元。刘三鲁在组织并带头捐款的同时,为汇总工交口捐款的名册、金额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他不会电脑表格汇总,就自制纸质表格汇总,叫女儿制作电子汇总表格,按时将捐款统计表和捐款总额交到了总支。
产业工人作用好,捐款活动影响大。原经委系统的厂矿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多,奉献意识强,积极捐款献爱心。注册会计师、原瓷厂财务科科长谢高辉,下岗后在成都自谋职业,退休工资只有3000多元。她听说驻蓉总支在开展捐款活动,便打电话给张泽元同志,要求把她拉进微信群,慷慨捐款5000元。座谈会上,她一再表示,“我是邻水人!家乡有难我惦念,捐款支援家乡抗疫是我的本分。不要宣传我,我还做得不够。要宣传大家”。看,这就是产业工人的胸怀。原纸厂职工冯宗祥、吕华国、蒋本锋每人主动捐款各1000元。武警黄金部队退休干部林素珍在邻水老乡群看到捐款,打电话给黄守信同志捐款400元。她说,我是邻水柑子人,从小在邻水长大,受到家乡的关怀和教育。这次家乡突发疫情,我要尽微薄之力。在四川青旅工作的颜永平,是邻水黎家人,他心系家乡,两次捐款1300元,交给了刘三鲁同志。成都龙泉人刘正涛,他第一个在邻州夕阳红群里响应倡议,积极捐款400元,交王海明同志转交总支。
产业工人这种赤诚奉献爱心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正是:“涓涓细流汇成河,点点星星亮星空。没有豪言壮语,却有实际行动。彰显工人兄弟姐妹的纯朴,工人阶级的伟大。沧海横流,尽显工人阶级本色”。
(四川省邻水县驻蓉离退休干部党总支 文/徐继成 图/何春蓉)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