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有支红色文艺轻骑队
2022-03-11 10:0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几年来,在如皋市镇村社区,活跃着一支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红色文艺轻骑队。全队只有十几个人,一人一个行里箱,里面装的全是演出所需的道具和服装,轻车简从,不分日夜,顶风冒雨,驰骋社区,足迹几乎遍及全市三百多个社区村。5年累计,送戏上门不下600场次,行程1万8千公里,观众24万人次。这支红色文艺轻骑队就是如皋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金开艺术团。
金开艺术团是江苏省文化旅游厅命名的全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当初在组建这个艺术团时,他们就坚持以文艺为号角,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自己开展送戏上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徐林培、黄宝华、徐红3个退休人员充分发挥自己能唱能演能创作的才能,先后自费创作排演了60多个充满正能量的红色文艺节目,形式喜闻乐见,有歌舞、戏曲、小品、相声、音乐快板、音诗画、情景剧等,让广大百姓足不出社区就能欣赏到这些精美的文化大餐。几年来,他们每到一处演出,整过社区像过年一样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台上演员演得好,台下观众看得乐。他们还常常结合形势,在演出中途穿插有奖问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观众既受到了生动形象的形势教育,又愉悦了身心,引得全场连连喝彩,欢声笑语不断。
为了无愧于轻骑队这个"红色"称号,金开艺术团经常用红色历史武装自己的头恼。如皋是革命老区,红色印记随处可见。他们先后深入到红十四军公园、红十四军创建地、中共如皋县委诞生地进行学习考察,接受党史教育。考察中,他们又以此为题材,由革命烈士的后代吴燕芳创作,编排了情景诗朗诵《永恒的眷念》,让红色资源活了起来,并把它作为全团的"当家剧",配合党史教育,做到每场必演,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1月22日,该剧在搬经镇鞠桥社区9组老军属唐仕庆家中院子演出时,62岁的唐仕庆触景生情,激动地说:"我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后又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我也要传承他的革命精神建设新农村,这也是一种永恒的眷念呀!"
现任这个艺术团理事长的徐林培,是一个有着三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多少年如一日,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带领这些文艺轻骑兵走村串户送戏上门,即便逢年过节也没有停下送戏的脚步,做到小康路上文艺惠民一个社区一个村都不能少。就这样,仅今年春节前后,他们先后送戏走进如城、城北街道和长江、白蒲、丁埝、东陈、搬经、江安、九华、下原、么头等镇的18个社区村。2月15日,他们上午在如城街道十里社区演出,下午又出现在搬经镇的舞台上,晚上6点半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么头镇,一天连演三场。有人问徐林培这样做图的啥,而徐林培回答是啥也不图,就是要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为广大百姓欢度春节送上新春的祝福。送戏进千家,文艺沁民心。在长江镇刘胜村演出时,还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该村6组村民李惠云因腿骨折坐着轮椅来看演出。在现场,她逢人就说:"共产党不仅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每月还给我750元骨折疗养费,今天又从如皋送戏给我们看,古今中外哪个朝代能做到这样!"
(文图/如皋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 姚迪生)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