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加强老年健康服务 让老年人“老有所医”

2022-01-20 09:0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切实提高老年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强化健康老龄化理念,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点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失能、高龄、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不低于8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85%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85%;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通知》强调,增强老年健康服务意识。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健康服务需求是老年人最急迫、最突出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适老化水平,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健康预防关口前移,持续扩大优质老年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向内在能力不同的老年人提供精准健康服务,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强化健康老龄化理念,切实增强老年健康服务意识,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解决好老年人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提升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知》要求,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将老年健康教育融入临床诊疗工作。做实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加强老年人功能维护,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评估和随访管理。

  增加居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扩大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的范围。加强老年人用药保障,完善社区用药相关制度,方便老年人就近取药;落实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的有关要求,为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长期处方服务。加强失能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居家的失能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失能低收入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健康照护等情况以及因病返贫风险进行动态监测。

  《通知》指出,做好老年人传染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控部署,及时为老年人接种相关疫苗。有条件的地方做好流感、肺炎等疫苗接种,减少老年人罹患相关疾病风险。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对独居、高龄、行动不便或失能等特殊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注,提供周到服务。加强老年人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好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定点救治。积极开展老年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建立老年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在突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保障老年人应急物资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通知》要求,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服务。加快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大力发展老年护理、康复服务,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加强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加快发展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

  加强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要设置“治未病”科室;提高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城乡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规范中医药服务的作用,鼓励中医医师加入老年医学科工作团队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

  《通知》强调,推动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健康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区域老年健康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老年医学研究机构建设。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