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着力“六有” 全市老体事业健康发展
2021-10-15 15:0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宜宾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该表彰每四年进行一次,是体育系统最高规格表彰。宜宾市老体协为啥能够获此殊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全民健身,老年体育是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换届后,基本由上届原班人马接手的第五届市老体协班子继续着力发展宜宾老年体育事业,将全市老年体育工作这盘棋放稳、布好、下活了。
党政主导
政治引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市老年体育工作,在组织建设、工作开展及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市老体协加强党的建设,于2021年3月成立协会党委,并授权下设成立17个市老体协分会团队基层党支部。
政策主导。近年来,市老体协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即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以此为着力点,全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
“我们从‘24字’老年人体育工作格局(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着手开展工作,邀请以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所涉及的12个相关市级部门的领导、分管领导或部室负责人进入市老体协第五届委员会,加强相关市级部门与市老体协的联系。”市老体协党委书记、主席李发存说,市老体协会刊送达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各基层老体协等。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近年来,市老体协着力抓“六有”建设,即有组织、有场地、有经费、有骨干、有活动、有制度。
有组织:近年来,市老体协花大力气将老体组织网络织密。目前,全市实现了所有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老体协组织全覆盖。
有场地: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全市大部分村(社区)已建起活动场地。
有经费:经过多方努力,全市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都争取到同级政府的财政支持。
有骨干:坚持每年进行市、县两级骨干培训,同时派员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现在,全市有国家一级以上教练员、裁判员近400名。
有活动:积极开展并鼓励基层老体协开展各类健身活动。
有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至2020年底,全市基本实现“六有”建设全覆盖。在“六有”建设的基础上,市老体协创新开展“六好”(领导重视好、班子服务好、组织建设好、骨干队伍好、制度建全好、活动效果好)命名、争创一流分会团队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各基层老体组织工作的开展。
协会组织
对于省老体协安排的比赛、培训,市老体协做到了不缺项。同时,市老体协积极组织市级比赛、培训,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活动。
“作为一个层级组织,市老体协开展的活动应该接地气。”李发存说,为此,五届市老体协班子继续开展上一届就打响的品牌活动———“文体广场大家乐”,面向所有基层组织和群众。同时,市老体协在全市基层老体组织中选择一些基点队伍作为示范窗口。
目前,全市老体协组织共有会员22万多人,所有工作班子、工作机构的成员都是老年人,做到了由老年人自我办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先进来之不易
“全国先进来之不易。”市老体协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成远恒说,“领导公正、知人善任,让大家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同时,协会以制度管人、管事,从班子到各机构,做事均有能人,工作运行顺畅。”
“李主席带头作奉献,在先后检查出视网膜脱落、直肠癌后,仍坚持工作,没有因此让协会工作受到一点影响。”市老体协财务、后勤工作负责人刘显蓉说。
2018年,宜宾市老体协被中国老体协授予“全国老年体育先进集体”称号。此次,宜宾市老体协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殊荣,做到了“全国有名、全省有位”。2018年,李发存获得中国老体协颁发的荣誉奖,市老体协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基华获得中国老体协颁发的贡献奖。(文/晚报记者 冯憬)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