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延安行
2021-07-27 11:2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日与兄弟姐妹同行延安,革命胜地,追寻红色记忆,这是我们多年的朝思暮想的地方。.
圣地,延安!心仪,神往久矣!
无心别处,目的就是延安。此行宝塔山,枣園,延安纪念馆,楊家岭,令人振撼!
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延安,即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令人向往之圣地。至1948年中央机关迁往西柏坡,在延安,历时13年。
宝塔山
远远望去,山中耸立宝塔,就在延安市区。
宝塔,圣地延安,标志性的建筑,曾谕为中国革命的指路灯塔,名声播焉!
肃立宝塔山下,仰望宝塔,雄伟壮观,气势恢宏,高耸入云。
举步宝塔山,雾蒙蒙,雨涟涟,路成溪,雨伞满山坡。
登临山顶,巡视宝塔,砖体结构,九层八面,高大而雄伟。临高俯瞰,延河潺潺,山环水复,风光无限。
回顾,留恋,无意往返!
延安纪念馆
前往枣园的路上,途经一建筑,大有人民大会堂之雄伟,延安纪念馆,几个醒目硕大的红色字体映入眼帘,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毛主席的全身塑像,伟岸高大,栩栩如生,不论身前身后,尽显伟人风采!不知处于何人之手,真是大手笔!
纪念馆里,有雕塑,有图片,有文字,还有二维码,扫一扫,即可获得洋实的文字资料。
纪念馆里,一个个领袖人物,人民英雄;一幅幅战役战斗画面;一次次会议,见证着中国革命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程!见证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夺取政权的历史!
枣园
延安时期的中央机关曾经驻在枣园。枣园,因之令人向往!
枣園,一个村子大小,大体为平地,林木参天,莺燕飞翔,略显幽静。
步入枣園,枣树不多。显然,作为革命圣地,枣树,早已不是主题。
我无心草木花鸟,顺着箭头,沿路草草观摩,即奔毛主席住的地方。
中央领导住在最东头,地势略高。
首先,迎面而来的是王稼祥和彭德怀的住所,四孔窑洞,每人两间。都是方石砌成,四棱见相。以及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都是如此格局。
主席和朱德各住一小院。
主席住的小院略大,多一间会议室,院子里有个亭子。
听讲说员说,曾经延安窑洞灯光就在这里点燃,亦即《论持久战》之出处!
延安窑洞的灯光将永久不熄!
南泥湾
午10时,出克难坡,经壶口,过黄河,入宜川,上青宁高速,直指圣地延安!
沿途,山不高,谷略宽,草木茂盛,云雾缭绕,细雨绵锦,清风送爽。
车在行,山在动,延安越来越近。
南泥湾,路标醒然在目。这地方,出发前就规划在心,哪敢错过!
出了匝道,南泥湾在现。
原以为,这是当是一望无际的高粱玉米和谷子,或有一朵一朵的羊群,如云彩,在山上蠕动。
孰不知,这里早已是一片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葵花,翻山越洼,不知有几百亩,金澄澄,黄灿灿,无比赏心悦目。
醉蝶花,听这名字,何其美丽。举目,路边尽是车,地边尽是人。车如流水,人山人海!而花之美丽,除却美妙无比,竟难以言状。
南泥湾,一-道山谷湿地,纵20余里,宽2,3里不心等。原本荆棘丛生,荒无人烟,生被359旅打造成江南粮仓,成为陕北红军赖以生存,发展,壮大地重要保障。
在南泥湾,毛主席提词“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格外醒目!
杨家岭
杨家岭,原以为在山上,或者岭上,其实不然。
顺着路标,箭头,又进了一道山谷。
进了入口,老远就看见一个大礼堂,即七大的会场。
礼堂,大不过洪洞影剧院,上有主席台,居场前低后高。主席台上方,有一幅会标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出了大礼堂,再往上,约500米,左侧半山腰,即中央领导临时驻地。中央5常委:毛,朱,刘,周,任分居5个小院。
离开杨家岭,即打道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点燃了星星之火。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红色根据地,指挥战斗,多么英明伟大。是毛主席救了中国,是毛主席救了劳苦大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您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永不落的红太阳,党不会忘记您,人民不会忘记您。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国人民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唱支山歌给党叫》等红歌。
延安之行,圆满告结。
(文/洪洞老体协)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