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火记一一记如皋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会长周金仁
2021-03-15 14:49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15年底,时年62岁的周金仁担任了如皋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走马上任后的几年中,凭着他在部队养成的"要么不干,干就干成最好的"个性,他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先后三把火,把如皋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2018年12月,协会获评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把火,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周金仁原是如皋市人武部部长。担任协会会长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看准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将原来的老年人体育协会更名为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为广大老年人文体健身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平台。此后,他又及时转换内部运行机制,设立了文艺和体育两个专业委员会及办公室,制定了与此相配套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委室,责任到个人,确保新体制的正常运行。几年来,"两委一室"及老年文体团队协调运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互之间,你追我赶,积极性空前高涨,毎年组织的老年人文体培训、展示、交流和竞赛都在300场次以上。其中,在如皋成功举办了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第16届第17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江苏省首届康姿百德健身操大赛、2018年江苏省气排球展示活动和一年一度的全市性老年人文艺创新大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文体活动,这是协会在转换内部运行机制中的一个新亮点。2017年初,周金仁将"两委一办"有限的经费进行切块包干,分灶吃饭的改革,实行保证重点,限额管理,超支自负,市场补缺的运作机制。就是这把火,盘活了协会资金,激活了一池春水,做到了既保证文艺创新和重要赛事及重大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又兼顾了众多老年人多样化活动的需要。
二把火,突破瓶颈,购买服务。改革中,周金仁敏锐地察觉到,缺钱少经费一直是困扰老年人开展活动的一个绕不开的瓶颈问题。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突破这一瓶颈,他从研究国家有关购买服务政策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他迅速调整思路,面向社会,主动对接购买服务,放出了第二把火。可是,走这条路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购买服务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买方市场,一切由买方说了算,是社会组织改革中的一块最难啃的骨头。然而,骨子里透着硬气的周金仁,凭着自己一股百折不挠的血气,既然放出了这把火,就不能收回,更不能让它熄灭。他亲自驾车,主动上门,与街镇、政府部门和企业老板一一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宣传意义,讲明来意,化被动为主动。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风雨兼程,诚之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取得了对方的理解与支持,一一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时将购买服务的经费汇入协会账户上。就是这把火,解决了多少年来一直制约如皋老年人活动的老大难问题。此后,如皋先后建起了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鼓乐、健身操、气排球6个总队108个分队,各项活动再无后顾之忧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现在,如皋每年老年体育人口率都保持在80%以上,名列江苏省前茅。2020年11月,如皋还获批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和江苏省太极系列之乡。
三把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经费来源解决之后,周金仁没有松劲歇气。他以一个军人特有的谋略眼光,超前意识到只有抓创新促转型,才能以优质的精准服务取得购买方的信任与支持,使协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此,他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从众多团队中挑选精兵良将,开展文艺创新活动。连续4年的文艺创新,犹如一把烈火点燃了如皋老年人创新的激情,先后推出了342个接地气、鼓人心、跟形势的文艺创新节目。即使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周金仁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组织老年人居家创篇了歌表演"天使的身影"、小品"逆行"、朗诵诗"你的名字叫春天"等一大批抗疫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一出台,他又组织文体团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以店小二式的服务精神对接购买服务。几年来,各文艺团队风里来,雨里去,先后走进购买服务的4个街镇的129社区和13个敬老院,送戏288场次,观众突破十万人,让购买服务常态化。面对创新驱动的大好形势,周金仁因势利导,以大手笔谋划了千人以上的全市老年人广场舞大赛、健身操大赛、健步行大联动等活动,让创新的烈火越烧越旺,进一步推动如皋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的转型发展。
(文图/江苏省如皋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 姚迪生)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