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不可起
2021-03-01 08:18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门球之苑》2020年第十期,刊登了一篇由主编齐欣操刀的“珍爱自我,成就门球”的卷首语。接着第十一期刊登了由齐欣、马金凤、《门球之苑》通讯员撰写的“珍爱自我,成就门球——激发通讯员团队正义呐喊”的文章。看来这篇“卷首语”在门球界反响很大,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中国门球协会特邀副主席到各省市《门球之苑》通讯员,纷纷发表看法,好评如潮。
我拜读这篇文章,深刻的感触到这篇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大胆的揭露了门球运动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这在《门球之苑》的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所以,在界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当然,这篇文章从观点到文字,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里不做评述。只想专门讲一讲杂志的“吹”风。
我是《门球之苑》的忠实读者。近几年,从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比如主编写了一篇文章,或编辑部编了一本书。再由主编齐欣领衔、组织编辑和通讯员撰写评论文章,大加赞誉之。
例一:
《珍爱自我,成就门球——激发通讯员团队正义呐喊》(2020年第十一期,作者齐欣、马金凤、门球之苑通讯员)一文开篇写到:“2020年10月号巻首语,《真爱门球,成就自我》,发表后在门球人中引起热议。多年来,《门球之苑》首次发声,直面阻碍门球发展的顽疾,得到了广泛支持和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在我们的通讯员团队中,大家争先恐后,发出了正义的呐喊!”
马金凤(中国门球协会特邀副主席):“在我看来这是《门球之苑》杂志,近年来最有战斗力、最有冲击力的一篇文章。”
张承颖(贵州省通讯员):“你的文章针砭时弊,真实、尖锐的揭露了门球运活动中许多不文明的丑陋行为。”
陆波(江苏徐州通讯员):“齐欣老师对门球事业的执着与热爱,那是全体门球人有目共睹的,确实是令人感动、钦佩。文中以战略家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全面剖析了门球运动喜忧参半的现状。”
沙云秋(吉林通化通讯员):拜读几遍此文后,我浑身的血液上涌,觉得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文章。它是在挥动着弱小的拳头,呐喊、呐喊。”
钱瑜(江苏苏州通讯员):“齐欣主编发表的卷首语,《珍爱自我,成就门球》,我读后心灵震撼。是您为门球人发出时代最强音。”
“最有战斗力、最有冲击力的一篇文章”、“战略家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读后心灵震撼”、“发出了时代最强音”“齐欣老师对门球的热爱有目共睹”,等等。《门球之苑》的通讯员基于对门球运动的热爱,怀着对杂志主编的朴素感情,对一篇文章的评论,说了些过头的赞美之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编辑却不加取舍的照登,这说明了什么?“吹”呗!
例二:
《门球之苑》2020年第十期重磅推出由编辑部编撰的《门球技战术入门》。这本书从广大读者的反应看还是不错的,深受广大球迷的欢迎。为此,由杂志社编辑部主编操刀写了一篇“用深厚的门球文化情怀,编写门球人的科普教材——记《门球技战术入门》创编历程”的文章。
文章的副标题是“记门球技战术入门创编历程”,但通篇看不出“创编”的痕迹,只是介绍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没有教材之外的“编”,更没有“创”。
这篇文章引以自豪的是:“此次编写的《门球技战术入门》这部教材,采用了相比以往不同的内容排列方式,不完全按内容划分章节,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将门球的内容分隔成40余讲各自独立的内容,既方便阅读自学,更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作者还把这本书内容排列方式的变化,人为拔高到“这种方式,可谓是门球教材的一次突破性编写方式,使得门球运动的专著,向着专业、规范方向发展,为大面积社会推广打下了基础。”变化——讲成突破;教材——走向专业、规范;效果——为社会推广打下基础。仅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内容排列的调整,就形成了如此大的“糊蝶效应”,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吧!自己编的教材,自己写文章夸大其词的宣传,这又是什么?“吹”呗!
例三:
《门球之苑》2021年第一期刊登了由杂志社编辑部策划、由齐欣、唐勇负责编辑的一篇《踏上新征程,开拓新局面——门球人热议门球“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报导。
编者指出:“门球`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受到了门球人的广泛关注。该规划客观全面地总结了我国门球`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准确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在门球`十四五`规划中,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规划,说出了广大门球人的心声,为中国门球今后五年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蓝图。规划实施后,必将开拓门球运动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局面。”
读一读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评价的这段话,我感到心潮澎湃。“十三五”总结——“客观全面”;存在问题——“准确找出”;“十四五”规划,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制定”;愿景——“一幅壮丽的蓝图。”实施——“开拓大发展的新局面。”这是一个多么完美无缺的《规划》啊!既然如此完美,“中国门协”为什么还要征求意见呢?仅仅是为了“走程序吗”?既然如此完美,广大球友们为什么还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这不是“矛盾寓言”的翻版吗?这是为什么?“吹”呗!
其实“中国门协”抛出的《规划》征求意见稿,问题还是很多的,仍有很大的修改和补充的空间。任何事情,“吹”过了头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可信性。
“吹”风不可起,还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的好。 (文/韩暖生)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