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苏垂正――舞笔彩绘夕阳红

2021-01-14 09:3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退休居家不落寞,读书看报有欢乐。

龙飞凤舞练书法,字正腔圆唱红歌。

夕阳田畴同耕耘,晚霞风彩共绘出。

欣逢盛世旺心气,回报社会献余热。

  读罢苏垂正老师的这首“退休感怀”,使我对这位尊敬的老师和长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意。

  苏垂正老师1936年出生于阳城镇桑林村,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老教师,曾先后在阳城、城关、西陌、七里、风中等学校任教,躬耕教坛40余载,收获全县“甲等模范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模范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指导奖等数十个荣誉称号,光荣入选《五千年文明河东人》和《学海明师》等大典,他对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着丰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善良、正直、率真的品格、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师生们的崇拜以及领导和同行的肯定。

  退休之后,苏老师发挥余热在村里首创了老年协会,我因与苏老师为师生,在风陵渡负责老年工作,这样我们多次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深深地为他的言传身教所感染。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老有所为,不要报酬,无私奉献、为人正直的高尚品质。他办起老年协会后,积极组织老年人学习,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自费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到永济、运城旅游,让老人们走出山村,开阔眼界,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举办了“山乡春晚”曾轰动一时,多年来解决家庭纠纷,开展义务劳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近百余件,他还自己出钱购买了图书、象棋等文体活动器材,喷绘了《老年法》,他的善举和义举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县、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这在当时的农村条件下是需要有非凡勇气的。这些都成了小山村里的一段佳话。

  我还感动于苏老师退休之后老有所学、笔耕不辍,坚持数十年用自己手中之笔宣传农村新人新事,孝老敬亲,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精神风貌,展示出一位老教师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这也是学生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做人风范。苏老师曾对我说:“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同时我又喜爱写作,虽年龄大了,但能尽情地干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每天读书看报四、五个小时,对好的文章摘条或剪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验,注意观察,有感而发。”这就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十多年来,他先后在《芮城报》、《运城晚报》、《运城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撰写经济合同,《焦万英孝奉婆母三十年》、《一个上门女婿的二十一年孝行》、《好妻子悉心照料病夫十多年》等百余篇稿件。同时,他还经常义务为村民、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撰写合同、困难申请及红白喜事的对联等。苏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依然十分关心老龄事业的发展,依然关心着村里的公益事业,还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的成长进步,真是感慨万千……

  如今走进苏老师的房间,当你翻阅他的剪贴集和荣誉证书时,会从中看到苏老师过去那敬业奉献激情澎湃的岁月,看到一个老教师的心路历程,看到一个老同志为党的事业执着奋斗的丰富人生。

  (文/芮城老体协 翟英杰)

(责任编辑:徐敏)

合作伙伴

  • 艾动
  • 联虎
  • 华柔体育
  • 奥博隆
  • 恒佳
  • 国柔
  • 中体文旅
  • 申体
  • 新老年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