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甘愿献余热——记济宁市老体协副秘书长孙锡亮
2020-12-16 08:1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然初心未改, 意志不减,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老年体育工作奉献余热。他,就是济宁市体育局原党组成员,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孙锡亮。
“牛劲”不减作奉献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退休前在市体育系统都称他“老黄牛”。他为人厚道,克已奉公,任劳任怨,在他身上充满了一股“牛劲”。2012年,从筹备济宁市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开始,他介入市老年体协的工作。当时他谢绝了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高薪聘请,也放弃了悠闲安享晚年的念头,毅然选择到市老年体协当志愿者,担任副秘书长(他是唯一一位驻会的副秘书长)。从此,他把主要精力都倾注到老年体育事业上。他到任后始终把握一条: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一方面,凭借他多年从事体育工作的经验,工作中积极给领导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另一方面,主动配合办公室的工作 ,拾遗补缺。从组织活动、带队参加比赛,到协调外部关系、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与退休前一样,他坚持每天正常上下班,风雨无阻,忙起来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常常加班加点,不要任何报酬,不领任何补贴。从家到办公室足有六七华里的路程,每天步行上下班,遇上雨雪天气,只好打车。这些年来,他没在老体协报销过一张发票和打的票,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尽义务。他虽然这么大年纪,还身换高血压、糖尿病,工作忙起来全然不顾。2016年九月,在筹办济宁市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开、闭幕式期间,因在邹城市举办,连续几天靠在那里,又是准备会议材料,又是布置会场,忙得连轴转,就在举办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他突然病倒了。怕给别人和会上添乱,他不让大会医务人员告诉任何人,悄悄地让医务人员把他送往医院,等检查和输完液之后,已是凌晨三点多钟,他独自一人步行三四华里返回宾馆,等开幕式顺利结束后才赶到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断结果为,因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造成脑血管痉挛。他由于长期处在工作紧张状态,身体常有不测,但他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不肯在家休息一天。曾有不少人对此表示疑问?都退休了,还做这么多工作,不是为了拿钱,又是为了什么?但他始终认为,党和国家培养这么多年,如今衣食无忧,应该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乐此不疲“爬格子”
孙锡亮同志在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痴迷于笔墨,钟情于稿纸,热衷于写作,饱尝了耕耘之苦,同时也领略了收获之乐。“爬格子”已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乐此不疲为之倾注心血的人生追求之一。他对“爬格子”一如既往地痴迷如初,与其说是一种职业需求,倒不如说是一种责任担当。他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和文字打交道,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三更伴孤灯,五更闻鸡鸣”,常将平生学,化作千字文,其中甘甜苦辣非亲历难以体会。他到老年体协后,起草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工作汇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等文字材料全包在他身上。这些年,他经历筹办了二至四届济宁市老年人运动会和承办山东省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从2015年开始,根据领导安排,他创办了内部刊物《济宁老年体育》杂志,并由他担任主编,从谋篇到栏目布局,从组稿、目录编排到文字修改、校对,每个环节他都亲自操作把关,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肯放过。该杂志为季刋,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成为广大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目前已在全国老年体育系统免费交流。按照领导要求,他还精心筹划编撰了《济宁市老年体协三十年巡礼》、《砥砺奋进的第四届济宁市老年体协》等书籍,《巡礼》一书承蒙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张发强,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曹学成等领导同志题词,时任中共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作序,使本书剖璞显玉,平添神采。
履职尽责抓宣传
孙锡亮同志作为市老体协副秘书长,他还分管宣传工作,凭借他的自身优势和人脉关系,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市老体协召开工作会议,开展重大活动,只要给新闻媒体打招呼,做到有求必应,有请必到。今年针对疫情期间封闭隔离的现实情况,市老体协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开展宣传工作,先后在中国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中国老体协网站、华奥星空、山东体育晨报、山东商报、济宁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发稿100余篇,制作居家健身美篇30余件,采用优酷、抖音等录制居家健身、线上培训短视频上百个,展现了老体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2020年12月上旬,市老体协会同市体育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体育系统通讯报道员培训班,从山东体育晨报、济宁日报聘请高级记者前来授课,收到显著效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孙锡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心理状态好,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有收获感、满足感,有生活情趣。他人际关系好,心胸开阔,包容心强,宽以待人,乐于交友,家庭和睦,邻里友好,与老同事、老朋友关系处得好。他生活习惯好,能正确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他政治上坚定,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他爱好广泛,由市老体组队参与,曾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持杖健走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参加全国培训,取得了持杖健走国家级裁判和高级教练资格;他酷爱书法,业余时间习练毛笔字;他喜欢旅游,闲暇时常与老伴一同到异域山川游览名胜,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成为名副其实的康乐老人。
(文图/济宁市老年体协 王金山 张心桥)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