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三肯”模式助力老年体育腾飞
2020-12-07 10:2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年来,四川省岳池县灵活运用“三肯”模式,积极推进老年体育纵深发展、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和“四川省柔力球之乡”,以新时代、新举措、新作为谱写了老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老体协班子到乡镇调研
一、群众“肯”来
岳池老年人打太极、玩棋牌、习气功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三十三年,顾县羊山观道士雷海山以精通武当太极拳闻名,并且办过武当太极拳训练班,在岳池这片热土上播下了老年健身的种子。现如今,由于宣传引导到位,老年人参与锻炼热情高涨,如74岁的印朝全住在天平镇印家坝村7组,要步行1小时到苟角镇上,再坐车到县城学习太极拳。94岁的杨铨金每天坐公交到城区坚持锻炼。
群众积极练习太极
二、党政“肯”帮
(一)出台文件。岳池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出台岳委办(2017)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乡镇及文体、民政、财政等部门各自职责,将老年体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把老年体育工作活动经费和场地建设经费纳入统筹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为切实加强“创乡”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使“创乡”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转,县委县政府联合发了岳委办(2019)110号《岳池县创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 建设健康岳池”实施方案》。
(二)保障经费。县上每年将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老体协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到位。县委书记基金、县长基金分别拨付10万元、20万元支持老体协工作。
(三)亲自参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老年体育重要活动并参加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并作重要指示,同时带队深入一线,亲自安排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县委副书记李应春亲自担任创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柔力球培训
三、老体协“肯”干
(一)创新形成“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按照中省市老年体育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主导下创新工作,构建“岳池县老体协、关工委、老干部管委会领导交叉任职,工作相互支持,职能相互融通”的老年体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让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常态化开展老年体育活动。每年组织2次副县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智力体育活动;老体协所属的太极拳、柔力球、舞蹈、门球等专委会在节假日活动不断,形成“年初有安排、中途有活动、年末有总结”的良好格局。各乡镇(村、社区)都以退休干部、教师等积极分子为依托,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太极拳、广场舞、健身秧歌、柔力球、健身气功等项目已普遍开展。有的项目已经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像朝阳乡大屋村的秧歌,坪滩镇马家沟村的气功、杂技,石鼓乡高屋基村的盘子舞,九龙镇麻柳桥社区的健身腰鼓项目经常在本地活动,成为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镇老体协分会制度健全
(三)举办赛事及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广泛组织动员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持续做好老年体育骨干培训工作,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先后成功举办2017年川渝友好区市县柔力球邀请赛、岳池县第一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四川省柔力球竞技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2018年广安市乒乓球运动会、2020年广安市老年太极拳(剑、扇)交流赛等比赛或培训。近几年来参加全国培训8人次、省级培训50人次、市级培训200人次。县内采用“县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社区)”二级培训方式,近几年来举办县级培训50多次,受训人员达5000余人次;乡镇级培训150次,受训人数10000多人次。
(四)积极组队参加各种比赛。积极组队参加中、省、市举行的各级各类比赛,开阔眼界、锻炼队伍、提高技能,展示老年朋友上进心和进取心。近几年来,组队或派员参加全国性比赛展示交流活动2次、省级20次、市级50次。
山村大娘舞起来
(五)乐于奉献,勤于专研。县老体协一班人不畏辛苦、乐于奉献,凭着顽强意志,战胜年老多病、工作任务重等种种困难,为老年体育工作领路指航。专委会张晚霞、宋康熙、何幼君等骨干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到处培训,壮大队伍。科研会唐昌雄、文阳清等老同志,勤于专研,善于思考,撰写出《强组织 夯基础 重规律 为健康》《大体育推进大健康促进大发展》等文章,为岳池老年体育工作摇旗呐喊、添砖加瓦。(文图/康友华)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