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助力脱贫攻坚 共赴全面小康——荆楚老年体育工作者展现责任与担当

2020-11-02 07:52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实施之年。然而,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面临巨大挑战。为助力脱贫攻坚,共赴全面小康,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开幕之际,“全省老年体育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经验交流现场会”于10月31日在恩施州宣恩县召开。

  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任世茂、省体育局副局长郑李辉、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李纪刚、查家铨出席会议,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林晓华主持会议。宣恩县委书记刘智勇致欢迎词,查家铨副主席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郑李辉副局长发表讲话。

  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李楚胜、省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李祥、宣恩县宣传部部长姚元文,以及各市州、神农架林区,各直管市和企业老体协主席、秘书长共60余人参加会议。恩施州宣恩县、黄石市、宜昌市宜都市、襄阳市襄州区等老体协进行交流发言。

  会上,任世茂主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涉及老年健康,人口老龄化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们老年体育工作者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他强调,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老年体育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要紧紧围绕“实现全民健康、建成全面小康”这一目标,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不断改进工作加强老年体育组织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老年体育的服务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场地、器材、师资等问题,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竞相发展,真正做到老年群体健康助力巩固建成小康。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在省老体协的引领下,我省多个市、州及县、乡镇基层老体协紧密结合老年体育,打出“扶贫组合拳”,构建美丽乡村,为全面小康做出贡献。

  精打“组合拳” 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确保贫困户脱贫,确保贫困县摘帽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标。

  为此,襄阳市襄州区老体协抛弃单打独斗的思路,主动把老年体育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之中,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努力寻求部门支持,积极与文化、体育单位合作。各镇级老年体育组织明确了党委分管领导,领导班子中增加镇文体站(中心)负责人,支持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兼任老体协主席,妇联主任主管老年体育工作。

  其中,双沟镇任庄村支部书记晋宏勇兼任村老体协主席之后,该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开展的有声有色,还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土豆、西瓜、大葱三季轮茬种植模式,2018年村里建起了土豆批发市场,吸引附近5个村的土豆在市场交易,年批发土豆1000多万斤。去年,他又前往义乌市考察,与杨明宇饰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加工生产发卡、发箍、发带等头饰品的合同,成立“任庄村富家园专业生产合作社”,安排50多名中老年妇女就业。贫困户王德红在合作社上班后,每月收入增加了1500多元。她高兴地说:“现在我们除了农田收入外,农闲时在合作社打工挣钱,晚上在村广场跳舞健身,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无独有偶。古驿镇吕镇村妇女主任吕海英于2018年也身兼村老体协主席。她不仅组织大家学广场舞,还让大家到镇党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参加月嫂、保姆、保洁员等岗位技能培训,扩大她们的就业渠道,多形式创收。

  革命老区黄龙镇方岗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长胜上任后兼老体协主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冬桃1200多亩,并利用地处省道的优势,冬桃批发、进园采摘,2019年亩收入10000多元。村里投资400多万元,主道路硬化、沥青化、绿化。

  优化组织架构,可以为脱贫攻坚提升动力。而技术帮扶同样至关重要。严文明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林学院,退休后应邀任应城市老年文体协会园艺专委会主任、市老年大学园艺班教师。除了辛勤授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还自费到外地考察学习,成功引进“草莓”、“葡萄”和“砂梨”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在严文明“点拨”下,应城市城中、城北、四里棚、田店、杨河、黄滩、南垸等镇场十多个村大面积种植草莓,亩平经济效益达3000余元。杨岭镇明光村是一个三级提水的贫困村,种植成本高,在严文明的指导下,改种葡萄,种植葡萄面积千亩以上,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亩平产值近5000元,纯收入3000多元。田店镇曹庙村,是典型的浅立岗地,他们采纳严文明建议,开辟了千亩砂梨基地,亩平纯收入近3000元。

  下基层,获取最详实的一手材料可有效精准发力助脱贫。近三年来,天门市石家河镇老年人体育协会选派了19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织起老年扶贫小分队,与镇25户建档立卡的高龄、失能、残疾的贫困户进行“帮扶结对结穷亲”活动。他们在三年中,“串亲走访”100多人次,深入了解贫苦户困难所在,并采取落实政策扶贫、道德教育扶贫、劳务调剂扶贫等方式,把扶贫工作做到“精”“准”“实”,到2019年已有22户脱贫,预计今年可实现全部脱贫。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多年来,黄石老体协关注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的动态,各单项专委会组织人员去相关乡村旅游,采摘购买当地农副产品,既让老同志们愉悦身心,又帮助当地村民销售了产品,也给旅游行业带来了人气,创造了效益。

  “送”健康入户 让贫困人口动起来

  为找准老年体协与农村健康扶贫的结合点,了解全市18个贫困村人口健康状况,宜都市老年人体协于2017年组织3个专班,围绕“农村健身组织、健身方式和健身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并整合协会及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培训中心人员,分组下沉到贫困村,解决各村健身活动无人管等问题。

  同时,宜都市老体协将高坝洲镇湾市村、五眼泉镇龙口子村两个贫困村为试点,围绕“农民健身、健康宜都”目标,组建两个指导组,面对面指导帮助试点村在落实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等方面大胆实践,基本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此外,市老体协舞蹈工委、武术工委主任挂帅,带领市级“金种子”志愿服务队员,到11乡镇(街道、松宜矿区管委会)开展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一督二送三指导”工作。经过三年努力,目前宜都市10个乡镇(街道)、123个村做到了领导有分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实现了村村健身场所、健身活动、健身指导全覆盖。

  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和引领农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是提高农村群众的身体素质有效途径。2016年以来,襄州区老体协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骨干培训班8期,共培训骨干774人。他们分散在全区495个健身点,发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作用。

  其中,古驿镇老体协文体教练袁俊霞在线创办了“驿路舞来舞友群”,义务在线上线下为广大舞友开展舞蹈教学辅导。疫情期间,她发布62个线上视频舞蹈教学节目,供广大舞友在家学习锻炼;63岁的马玉梅组织成立“双沟镇爱舞者俱乐部”,会员达130余人;65岁的安金玉在区里培训后,回到村里组织成立了“隆兴花园姐妹广场舞队”,并且免费为刘大湾、朱楼的中老年爱好者教授广场舞,推动了两个村中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开展。

  坚持教育扶贫,为贫困地区送培训。黄石市老年体协健身舞委、体育舞蹈委、武术委等单项委每年都坚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贫困地区乡村文体骨干进行培训。作为市老年体协体育舞蹈委员会副主任,汪辉为了教江北农场的舞友学跳“兵兵三步踩”,自己多次开车前往义务为大家授课。

  荆门市老体协今年以来组织了3期健身骨干网络培训班,约2万与人受惠。沙洋县老体协将门球太极拳、柔力球培训带进贫困村;漳河新区老体协到省级精准扶贫刘院村和市级精准扶贫车桥村,了解基层中老年人健身需求,帮助贫困村组建柔力球队伍,为队员配备球拍,并进行指导教学,让贫困村的中老年人舞起来、动起来、跳起来。

  文体双引擎 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农村发展方向,构建和谐美丽乡村更需要文体双引擎加速助力。

  近几年,地处偏远的襄州区龙王镇发展较快,但仍有三个贫困村。镇老体协主席燕定国和镇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刘长江到贫困村调研后,起草了《关于增添体育设施强身健体的几点意见》,提出帮助贫困村兴建文化体育场地和增添健身设施等五个方面的建议,镇党委高度重视,并迅速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一个月后,龚湾村、吴岗村、文湾村三个贫困村的文体广场落成,健身器材落地。龚湾村在包村扶贫干部的资助下,还添置了两个篮球架、三个乒乓球台桌。村民罗建国说,每天劳作之后,找几个人组织打一场篮球赛,或打打乒乓球,既锻炼了身体又交流了感情。而每周至少一次篮球赛和乒乓球赛让村里充满了正能量。

  行政村兴建文体广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目标任务。襄州区从2017年开始动员创建美丽乡村以来,在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卫生室、村民服务中心及文体广场建设等诸方面,仅2019年投入资金6.9亿元。截止2019年底,全区383个行政村,己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体广场163个,其中双沟镇、伙牌镇实现了村级文体广场全覆盖。双沟镇刘大湾村的文体广场,内设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象棋台,各种健身器材十余台套,树木成阴,宛如一个小公园。

  “藏”在青山绿水间,青瓦错落有致,云雾缥缈间,宣恩仿若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而坐拥得天独厚的绝佳美景之外,宣恩县老体协在去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去开展有益于中老年身心健康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之中,专门定点在长潭河侗族乡兴隆村指导该村的中老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气排球、柔力球培训相继展开,文艺演出接连上演。

  自中老年文体活动开展活跃起来后,三五成群打麻将斗地主的人不见了,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绊嘴吵闹,矛盾纠纷也少了,得知而年迈父母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安心不少。


会后,任世茂主席及与会人员参观宣恩县新农村建设。

  捐款又捐物 全力落实扶贫助贫

  尽己所能,发挥余热助力脱贫攻坚是我省老年体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当身体力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一份力时,他们也不忘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2015年以来,荆门市老年体协主席、副主席对所辖7个县市区实行包联措施,纳入每年的工作考核内容,对全市20个乡镇街办扶持经费12000元;联系有关企业为20个贫困乡镇街办捐赠广场舞音响20台。此外,多个县市、区老体协还捐款10余万元。此外,他们还连续两年对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沙洋县老体协组织象棋工委、官垱象棋分会先后资助10名贫困学生。

  应城市老体协以及城北、黄滩和汤池分会组织会员或联系有关单位和企业共向贫困村、特困户捐赠资金、文娱活动设施设备共计近30万元。近年来,应城老体协共资助贫困学生近百名,金额十余万元。另一方面,老年大学校本部和各办事处、镇分校或教学点,对贫困群体免费入学,涉及2000余人。

  由于资金有限,黄石老体协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强调压缩行政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去年下半年,他们先后为阳新县白沙镇送去了两副乒乓球台,为阳新的排市镇、韦源口镇等6个乡镇送去了6台音响设备,

  去年,宣恩县老体协为兴隆村中老年文体协会授牌,并捐赠了军鼓、大鼓、嚓子25套,表演服装50套。

  各地各级老体协不断伸出关爱之手助力脱贫攻坚,共赴全面小康,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责任和担当,为决胜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老年体育工作者的力量。

  (文/马明玉 图/省老年人体协、荆门老年人体协)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