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洪洞县老体协组织戏曲爱好者参加蒲剧名家培训活动

2020-08-24 07:4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8月23日9点30分,洪洞县文化馆公益文化讲座第15讲―戏曲的“四功五法”,主讲人为山西省振兴蒲剧金牌奖得主、临汾地区蒲剧调演一等奖,主攻文武生,须生的赵国英老师。总馆与16个乡镇分馆30个村级分管,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云视讯互动平台全程直播)。

  赵老师,首先让大家明确蒲剧中四功五法的运用。四功五法是戏曲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发、步。手指手势,眼 指眼神,身指身段,步台步,法指以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赵老师主要讲述“四功”中的“唱”在蒲剧唱腔中的运用。蒲剧原名叫乱弹后改名梆子,再后更名蒲剧,蒲剧最大的特点是慷、慨、激、昂,蒲剧梆子的梆子规则开口不起梆子,为表述戏剧的情节就必须通过梆子的转换板式,只有转换板式才能表现出轻、重、快、慢、喜、怒、哀、乐的情感,随着板式的变换,梆子就起了变换,因此就用了四种梆子变换手段,是蒲剧板式的变化,才能达到声情并茂,要表现阴阳顿挫,就必须在板式内懂得:一板三眼、一板二眼、一板一眼、无板无眼。一板三眼就是慢班,一板二眼就是二性,一板一眼就是紧二性,大流水、小流水,无板无眼就是介板、滚白,只有运用这几种版式才能够完成蒲剧综合艺术。并结合《十告状》《空城计》《二讲情》《三对面》做了有声有色的讲述,示范教唱《十告状》《苏三起解》赵老师精彩的表演令人陶醉。

  最后大家结合自己的感悟,纷纷发表见解:①领悟到运用气息是演唱的关键。气息是发音的原动力,发音的过程就是气息从肺部经过器官呼出,喉头声带部分与分节发音器官就同时配合着动作起来,气息因震动喉部声带而发出声音。掌握戏曲发声技巧,主要是气息、口腔、鼻腔共鸣,它们是综合性的有机结合。②初步掌握运用丹田之力的方法。起唱前一边扩胸吸气,一边收腹,让横膈膜像一个弹簧座似的,把充了气的肺拖着唱的全过程,始终用拖着肺唱,可以说是“拖着气”唱,直到大换气才能松腹。 简单地说,用丹田气就是“收腹、托胸”唱、使胸腹配合一起用劲的唱法。总之,大家受益匪浅对蒲剧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重燃了在场听众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大家掌声不断,赞叹不已!有人当场作了一首诗来赞美:

  感谢名师来送教

  声情并茂做指导

  引领戏迷学唱技

  演唱水平定提高

  (文图/洪洞县老体协网络通讯员 董红莲)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