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紧握手中笔 当好宣传员

2018-10-15 08:10华奥星空

  我是一个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今年75岁了。

  1964年9月,我应征入伍来到铁道兵一师新兵训练队,经过3个月的新兵训练,3个月的机械训练后,被分配到铁道兵一师后勤部修理营。

  后来连队让我参加新闻报道培训班。说实话,我是农村入伍的,那时候根本不懂新闻报道是什么东西?怎么搞好新闻报道?是我们的班长洪承惠同志从新闻报道的ABC开始,一点一滴告诉我什么是新闻报道,怎样搞新闻报道,如何向报社投稿,一步一步把我带进新闻报导队伍,开始了我的新闻报道工作。当我第一次听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那亲切柔和的声音:“现在播送解放军某部战士杨宛元同志的文章,题目是……”时,我激动、我兴奋。从此以后《云南日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铁道兵报》经常出现由我采写的我们连队的好人好事。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是洪承惠班长把我带进新闻报道的大门,一直干到如今75岁了还在继续着。

  我写第一篇人物通讯是1989年初。那时候,我是中铁十一局工会宣教部长。我们部里有一位夏长猛同志是湖北省版画协会会员,他的版画多次参加过襄樊市(现改为襄阳市)、湖北省、铁道兵的美术展览,有的版画作品还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我想用人物通讯的形式反映他的成长过程。于是,我连续三个晚上对他进行了采访。但是,当我提起笔来时,却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我从来没有写过人物通讯。我就向政治部宣传部的陶全峰战友请教,并翻阅了报纸上的一些人物通讯。作了必要的准备后,晚饭后我坐下来动手起草,写到十一点多搁笔睡觉,因为第二天要上班。谁知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小夏的身影一直在脑子里翻腾。干脆不睡了,爬起来继续写,一口气写到第二天凌晨4点半,把初稿写完。第二天与陶全峰一起讨论,他提了不少十分中肯宝贵的意见。就这样,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一连改了三稿。可是,为了有一个好题目,又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一天在食堂里吃中午饭,我和宣传部小郑谈起这件事,他听了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略加思索说,题目就叫《他用版画拥抱生活》。后来,这篇通讯相继在《人民铁道报》和《铁道工程报》上发表。从此以后,人物通讯成为我主攻方向,欲罢不能。

  1990年3月,我从铁十一局调回老家太仓市。不管到哪个单位,我都结合工作实际采写一些新闻稿件和人物通讯。尤其在太仓市纪委工作期间,因为我经常向《江苏纪检》杂志反映了不少各条战线上党员、干部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人物,结识了《江苏纪检》杂志的编辑裴义红同志,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又开始学习报告文学的写作。先后采写了在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双获金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骑士勋章的合成化工厂厂长朱志昂(《搏》);在棉花地里勤劳耕作大半辈子培育出多个棉花优良品种的棉花育种专家刘正銮(《银花咏赞曲》);重视环境保护,被人们赞为环保卫士的浏河镇环卫所长程军(《为了未来》);有筑路先锋、太仓市交通局副局长王仁林(《风雨路上》)等。我被派驻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期间,又采写了一批反映国土管理系统加强土地管理的通讯和开发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土地管理所长陆永根的报告文学《盘出一片新天地》。这些报告文学陆续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收录。在纪委工作期间,还采写了一些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作用,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了一点贡献。

  2004年12月我退休了。第二年的3月,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要我到老年人体协负责宣传工作并创办了《太仓老年体育》简报。向苏州市老年人体协、江苏省老年人体协及中国老年人体协写稿反映太仓市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情况。有一段时间,太仓市门球协会和我们老年人体协在一起办公的,也写了不少反映门球活动的报道。太仓成立了江苏省第一支残疾人门球队,除了报道残疾人门球队成立的消息,还写了通讯《独臂球员李明强》。浮桥镇工会副主席王建明不仅重视抓好老年人门球活动,还组织中青年开展门球活动,我写了通讯《门球运动的热心人》,在省市门球报刊上发表。我市武术协会的曹孝玲、曹孝萍两姐妹,都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也都是太极拳的资深教练,在省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得过不少金牌银牌,我写了通讯《太仓拳坛姐妹花》,在《太仓日报》上整版篇幅刊登。有一年,苏州市门球协会在常熟市举办比赛,昆山市门球队里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队员金锋,听说他是在父亲带动下参加门球活动的,我感到这是一个新闻题材,我采访他后,写了通讯《后生可畏》。过了一年,苏州市门球协会在我们太仓举办比赛,昆山队这个金锋和他的父亲一起来参加比赛,我又采访他们,写了通讯《上阵父子兵》,分别被省、市门球报刊采用。

  我没有让领导失望。从2005年开始到2017年,太仓老年人体协连续13年被江苏省老年人体协和苏州市老年人体协评为“老年体协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我个人也12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2014年被苏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6年又被太仓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十佳“老有所为”之星。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几十年来,我不管调到哪个单位,都结合工作实际采写一些新闻稿件、人物通讯、报告文学,虽然数量不多,但从未间断。随着形势发展,现在的我已经不用笔写了,改用电脑,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就把文章打出来了,更快捷更方便了。我至今仍然笔耕不止,因为心里一直记着战友陶全峰在我从铁十一局调回家乡时的临别赠言,他说:“你回去后,手中的笔千万不要丢掉,新闻写作千万不要丢掉。”是手中的笔给我带来无比精彩的人生,是手中的笔让我的生活充实无比。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太仓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杨宛元)

(责任编辑:于红立)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