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上高县文化广场建设推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2017-05-22 09:04华奥星空

  站在2016年这个历史节点上回望上高,我们惊喜地发现:2014年以来,在江西省上高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挺进第一方阵、建设中等城市”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翻番、三个提速进位、五个站前列”工作目标,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中,经济砥砺前行,改革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蒙锦大地铺开,在“富民强县”建设“四个上高”的布局下,在文化广场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1116元提高到27546元,增长3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130元提高到14879元,增长33.7%。一处处宽畅、亮堂、美丽的文化广场,一次次推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多年来,上高县委、县政府真心实意地关爱老年人,让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落实到老年人身上。城市的快速发展,老年人有目共睹。漫步在鸟语花香的滨江公园、锦阳广场、镜湖公园、镜山栈道、芙蓉自行车绿道,老人们脸上充满了由衷的满足感。三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了面貌的巨大改变。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0.0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3.7%。获评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在建设国家级的园林生态宜居城市的进程中,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利用“江水穿城,青山绕城” 的地貌优势,在县城先后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园、广场有16座,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9平方米。占地26万平方米的锦阳广场,约等于0.6个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它头枕镜山之阳,足濯锦水之波。简洁、开阔、大气、开放,似一颗璀璨的明珠,装点着美丽的县城。以老年人为主力军和领头羊的体育人口,在这批文化广场中演绎了五彩缤纷的欢乐曲:每天晨暮,在县城100多个大小广场上有着5000多名老人迎风起舞,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盛宴。2014年的重阳节大汇展,有78个辅导站、2千多队员、分成21个方阵、汇展了21种老年体育健身项目。2015年举办的“万象杯”广场舞大比赛,城乡有1百多支队伍参加,赛事前后用时四个半月。这些活动声势浩大,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以多样性的内涵推动了文化广场的建设。

  三年来,全县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目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七改三网”和“8+4”项目建设,实现了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在新农村建设中,融入了“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修建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安装体育健身器材、路灯、休闲石桌凳,周边绿化、美化、硬化等13项内容,并同时出台了周边环境规划效果方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全县16个乡镇场建成了文化广场和公园17座;在190个村民委员会中,有153个村部建设了文化广场,176个村安装了篮球、乒乓球等各类健身器材,186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部分村还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广泛组织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村镇舞蹈、秧歌、民乐等老年辅导站达到238个。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已经成为群众充电学习的课堂、求知求乐的驿站,农村老年人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镇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村邻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蔚然成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到2016年底止,全县5个中心村、94个自然村新农村点建设全面完成,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投入3.5亿元完成了泗溪、徐家渡镇村联动“新建二十个一、五个提质改造”工程,泗溪获评“全国重点镇”,被评为全省文明镇。蒙山镇抗头村通过建设文化舞台、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石、宣传橱窗等形式,依托老年体协等组织,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传统道德文化和文明创建知识,用优秀文化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新的文明生活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被评为全省文明村。

  春华秋实、岁月更迭,平凡的三年,讲述着不平凡的发展故事。展望未来,更将拼搏奋进、砥砺前行,不断实现上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上高县老年体协 李忠光

(责任编辑:于红立)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