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夕阳美思明 康乐满堂红

2017-02-14 09:36华奥星空

  2016年,思明区老体协增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认真贯彻国家12部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及省、市有关实施意见,创新工作思路,以创建康乐家园和交流展示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老年体育健身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夕阳美思明,康乐满堂红。

  一、深化学习宣传,增强责任意识。呈现五个实效:一是加强宣传学习,重视老年体育工作。将有关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和《意见》印发给区党政主官及分管领导、区、街道、机关部门、社区分管领导及人员;以召开年会,主席扩大会、工作部署会,阶段汇报会,骨干培训会,检查考评会等“六会”的形式,组织区、街道、系统老体协、俱乐部负责人和秘书长、文体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关于推进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提出贯彻意见;区长、分管副区长专门听取老体协工作和需要解决问题情况的汇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城市社区创建康乐家园活动、举办大型展示活动经费等实际问题。二是扩大“康乐家园”创建的点和面。下拔19万元给荣获省、市、区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称号的19个单位添置健身设备器材。在巩固提升2015年19个单位已授省、市、区“康乐家园”称号的同时,研究确定46个社区和学校为2016年“康乐家园”创建示范点。三是注重三个结合,加强场馆建设。区、街、社区把场地、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放在首位,列入“十三五”规划;坚持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民办实事、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相结合;谋划推动投资5个亿和5000万元的区新的老人活动中心和洪文健身公园前期相关工作。 四是加强基层健身站点建设。区老体协把2016年定为“培训年”,抓实各类老年人健身运动项目骨干培训。举办了柔力球、排舞、广场舞、健身球操、功气球等五期300余名社会辅导员健身骨干培训班;投入11万元购买一批音响配备,为全区150个辅导站点的健身辅导员每人配备一套拉动式小蜜蜂音箱。陈静漪、郑琪、倪曼娜、刘宜璠等四人被省评为“老年体育健身优秀辅导员”;中山公园西门辅导站被省评为“老年人体育健身先进辅导站”。五是参与绿色健身运动的老人增多,提升了老年体育人口比例。据46个社区的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老年体育人口比例已从65.6%提升到71.8%。辖区每天参加绿色有氧健身的老年朋友数以万计,为健康城市注入活力。

  二、创建康乐家园,取得明显实效。2016年是创建康乐家园的第二年,区、街共抓示范点46个。区、街采取摸底确定,部署创建工作,加大场地建设力度,抓好骨干培训,分片检查指导,听取创建汇报,组织测评考评,全面推进创建活动深入进展。一些街道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抓创建,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如:中华街道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采取“退市还民、改建广场、平战结合”三大措施,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腾出面积2500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园大楼和1300平方米旧厂房,放弃年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改建成为2个街道老年活动中心,设置健身器材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多功能排练厅、健康小屋、康乐讲堂、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成为老人健身活动天堂。结合美丽建设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建设江夏堂状元文化广场、侨批文化广场、同文顶公园、天一楼小广场、古城西路街心公园,靖山路街心公园等面积约4000平方米,为喜欢晨晚锻炼老年朋友提供了室外健身舞台。采取“平战结合”,实行军地共建,开建鸿山防空洞3000多平方米场地成为辖区老人活动场所,有效解决老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少的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加方便、优质和便捷的服务。市老体协黄杰成主席到中华街道考评时点赞说:“中华街道‘退市还民’创家园的做法很有特色,街道书记吴成灶汇报如数家珍,可见领导高度重视。”并请海西晨报进行专题采访和报道。全区有46个单位被授予区级创建康乐家园称号单位,其中有1个街道,28个社区,17个中小学幼儿园单位。有22个单位被授予市级创建康乐家园称号单位,其中有1个街道,19个社区,2个学校单位。有7个单位被授予省级创建康乐家园称号单位,其中有1个街道,6个社区。其中被授予省、市级创建康乐家园称号单位的中华街道等,其下属的行政社区所开展的康乐家园创建率都达到80%以上。

  三、开展交流展示,活跃老年健身。一是健身活动“四季乐”。把老年体育活动纳入全民健身盘子统筹安排部署,广泛开展常规性、季节性、节庆性、自由性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做到日日有晨练,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交流,节节有欢庆。一年来,区老体协承办了全市千名老年人柔力球展示活动,厦门市“思明杯”老年人气排球比赛,举办了“迎新春”趣味运动会,厦门市万名老人健步行分会场联动仪式,庆“三八”老年女子门球赛,全区老年人可乐球展示,健身球操交流,排舞广场舞比赛,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乒乓球交流赛,庆“六一”老少同乐象棋赛,庆“七一”老年人80分扑克赛,重阳老人有氧登山活动,老年人全民健身日游泳交流赛,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等健身项目交流活动,各街道及社区、系统及学校普及康乐大讲堂健身辅导、举办各类健身项目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基层企业、社区、学校老体协、各俱乐部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健身球操、可乐球操、投球、门球、柔力球、乒乓球、气排球、象棋等项目的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健身长廊、健身路径等体育场地设施,引导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活动。厦门益材集团继续出资与厦港街道联合举办第六届“益材杯”老年健身门球邀请赛,吸引了全市64个代表队参与交流联谊活动,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老年体育的关心和支持。二是交流展示“满堂彩”。一年来,区组队代表厦门市气排球队参加全国老年气排球交流比赛,荣获女队并列第一名;在广东深圳和云南丽江参加“全国气排球之乡”交流赛中,男队女队双双荣获优胜奖。组队代表厦门市柔力球队参加全国老年柔力球交流比赛,荣获团体优胜奖;在参加“全国柔力球之乡”交流赛中,也荣获优胜奖。组队参加全国老年人中国围棋赛荣获团体优胜奖第二名和道德风尚奖。组织门球队代表厦门市参加全国老年人门球比赛获得第五名,这是厦门市历年来最好成绩;区门球选手孔子云、陈秀榕参加福建省双人锦标赛荣获第一名。健身气功队参加全省气功站点联赛荣获八段锦集体第一名、个人项目4个第一名、团体赛荣获总分第二名的佳绩。柔力球队参加中国武夷山“榕树杯”柔力球邀请赛荣获金奖。在全市千名老年人柔力球展示交流比赛中获得自编套路和规定套路双冠军,优秀组织奖;参加厦门市退休职工运动会扑克80分比赛获得团体优胜奖;在全市老年人气排球交流比赛中男队女队双双获得优胜奖;在全市老年太极拳和气功交流赛中获得8个金奖;在全市老年地掷球健身交流赛获优胜奖。扩大两岸四地交流展示,增进友谊,区老体协代表队参加漳州市海峡两岸气排球邀请赛获冠军;乒乓球队参加香港厦港澳台乒乓球邀请赛获亚军。

  四、推动场地建设,改善健身场所。全区已建成各级室内老年活动中心(室)199个,面积61980平方米。其中区、街级老年活动中心11个,占地面积11528平方米。各街道、行业系统、社区、学校建有老年人各类健身辅导站点211个。现有环筼筜湖健身圈,山体公园7座,大型公园8个,社区公园38个,环岛路健身步道20多公里,成了老年朋友绿色有氧健身、晨晚锻炼的理想乐园。登山、越野健步行、健身气功、太极拳、气排球、健身操舞等成为老年朋友健身的新时尚。室外老年体育活动场地561处,面积372516平方米;一批可供老年人健身锻炼的活动场地、馆室,配备了相应的器材、设施,室内外健身器材设施2000多件。辖内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还通过共建定时向社区免费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社区老年人多元化的就近就地健身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涌现了中华街道、槟榔、霞溪、莲花五村、曾厝垵、双莲池、文屏、金鸡亭社区等一批场地设施建设的示范点和新亮点。在区老体协推动下,投资五个亿的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今年将动工,投资五千多万的斑鸠山公园已开始动工,争取年底建成。

  五、加强自身建设,队伍发展壮大。区、街、居三级老体协组织健全,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制定年度、季度工作计划。全区98 个社区老体协主席均由主官担任,一名退休老同志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配有1—2名文体委员,并挂上牌子。全区现有为老人健身服务的志愿者队伍296支,志愿者3266人。组建了老年气排球、门球、乒羽、棋牌、功拳操、游泳、柔力球、健身舞蹈等8个俱乐部,充实调整各俱乐部和专项活动小组的工作人员,将8个俱乐部的专业等级辅导员、教练员与10 个街道所辖社区实行挂钩指导,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使之成为老人健身运动爱好者的紧密纽带。建立一支辅导员骨干队伍。大多数社区都有建立球类和气功、舞蹈类老年人体育健身辅导站(点),多的社区有3—5个健身辅导站(点),并配有相对体育项目健身辅导员。全区现有各类健身辅导员1152人。加强辅导员骨干培训。区举办柔力球、排舞、广场舞、健身球操、太极拳、功气球辅导员骨干培训班6期共300余人次。各街道也举办辅导员骨干培训6期共600多人次,成了社区老年人健身骨干力量。区老体协表彰了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优秀辅导员19名。全区老年健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有六支千人展示队伍,98个社区多数有5支以上的体育健身队伍,多的社区达10余支健身队伍。

  六、强化调研宣传,工作实绩显著。2016年重点开展老城市社区创建康乐家园的调研,进一步探索了康乐家园创建和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成效。调研撰写鼓浪屿街道创建康乐家园“五个成效”、槟榔社区《共建共享创家园,健身同谱康乐歌》“三共”经验、莲花五村社区创建康乐家园实招“六点”的调研总结报告,先后被中国老体协和福建省老体协采用。年初区老体协将创建康乐家园的相关文件资料汇编成册,印刷150册,下发基层单位学习宣传。区老体协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出台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意见,组建通讯员队伍,加强宣传骨干培训,重视典型创树、经验做法、交流比赛等宣传报道,发动全区通讯员积极写稿投稿,在不断提升稿件数量的同时重视提升稿件质量,不断扩大社会宣传效果。一年来,全区老体协通讯员被中国老体协网、福建老体协网、福建省体育局网、福建老年体育、福建老年报、凤凰电视台、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厦门老年体育等报刊杂志网络媒体或刊物采用信息文章150多篇。其中被中国老体协网采用文章就有60多篇。

  (思明区老体协供稿:黄楷书)

(责任编辑:于红立)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