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老年体协舆论宣传工作的对策
2017-01-26 08:48华奥星空
对策之一:练内功,拉长 “助推器”。搞好老年体协舆论宣传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赣榆区老年体协领导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竭力进行硬、软件建设,使“硬件”更硬,“软件”不软。一是改善办公条件,安排8间办公室,配备4台电脑、3部电话、一台传真机、一台摄影照相机。二是搭建了工作平台,先后创办了“一刊” 、“一站”、“一专版”。即创刊了《赣榆乐天》,开办了赣榆区老年体协网站,在区委、区政府主办的《赣榆报》上定期岀老年体协健身活动专版。三是采取请进来指导和送出去培训的办法,提高信息宣传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做到既能写稿件,又能编报,还能打字、发稿。四是领导及时提供信息,提出观点,分析亮点,指出不足,有时甚至亲自撰稿。五是每逢会议或重大活动,领导都安排搞宣传工作的同志参加,便于他们了解情况和及时报道。
对策之二:借外力,奏响 “协奏曲”。为了扩大老年体协的宣传平台和途径,赣榆区老年体协广交朋友,主动岀击,敢攀高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区老年体协网站与省老年体协夕阳红网站、市老年体协网站、赣榆网、赣榆信息港网实现了连接联网,扩大的宣传面。二 是 利用区内《赣榆报》、赣榆网、区广播电台、区电视台、区新闻中心网等新闻媒体,让老年人健身活动信息报道新闻在第一时间上网、上台、上广播,传到各级领导,送到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三 是 敢攀高亲,及时将信息报送市以上新闻媒体,获得了较好效果。2012年至2015年,毎年老年体协有300多篇文字稿件、图片被全国各地各级新闻媒体采用。其中,被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新闻媒体采用160多篇次,扩大了区老年体协的影响。
对策之三:讲实效,画好 “同心圆”。一是扩大宣传对象。首先 向区党、政领导宣传。赣榆区老年体协定期不定期的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工作,及时报送老年体协工作动态和相关信息,争取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真正体现党政主导。其次 向部门和各镇党委、政府领导宣传。达到各方沟通,上下齐动,左右配合,共同推动老体工作的顺利展开。 再次 向基层延伸宣传。达到横到边,竖到底,实现舆论宣传工作“全覆盖 ”。 二是宣传形式不断变新。赣榆区老年体协坚持利用多种形式、各种场合,抓住各种时机,逢会必讲,见领导就说。还采取登门拜访、送材料上门、重点说教,个别指导等方式,宣传老年体协工作,引起了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重视,他们为镇老年体协安排了专门办公场所,划拨了专项资金,有力推动了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从体育健身活动中体会到 “获得感” 、“幸福感”。目前, 全区15个镇和13个离退休人员比较多的部门老年体协组织实现了 “全覆盖”。三是对已报道的新闻再利用。近年来,赣榆区老年体协对上级新闻媒体采用区老年体协的信息材料,及时复印或采用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传到基层单位,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得以推广,发扬光大,使问题引起重视或得到解决,促进了全区老年体协工作的平衡发展。2015年,江苏省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华洪兴、省老年体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孙海连等一行赴赣榆区调研“以项目建设为中心”老年体育工作。赣榆区老年体协及时将《江苏省老年体协赴赣榆区调研老年人体育工作》活动的信息发出后,中国老年体协网、中国网、华奥星空网、国家体育总局网、香港凤凰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网、中国江苏网、江苏体育网及连云港市、赣榆区报刊、政府网、新闻网、电视台等26家新闻媒体先后采用了《江苏省老年体协赴赣榆区调研老年人体育工作》信息内容。赣榆区老年体协又将新闻媒体采用的《江苏省老年体协赴赣榆区调研老年人体育工作》信息转发到各镇、各部门,他们利用会议组织学习、讨论,对照省领导讲话找差距,落实措施。到2015年底,有青口、沙河、罗阳、海头、石桥五个镇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全镇老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的文件,推动了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促进了老年体育亊业的健康发展。(赣榆区老年体协 仲伟永)
(责任编辑:于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