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正文

别样的夕阳健身运动

2016-10-19 09:01华奥星空

  ——甩陀螺走进中央电视台

  陀螺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甩陀螺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健身娱乐性、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等流传已久的一项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开展较为广泛,且甩陀螺活动简单易学,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参加甩陀螺的人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甩陀螺运动已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的新时尚,使更多的人群认知它的健身娱乐价值。

  在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南门前的“青春广场”(以李大钊所提“青春”而命名)上,每天早晨和傍晚,音乐喷泉周边活跃着一支老年陀螺健身队伍。啪啪的长鞭声、嗡嗡的空竹声,吸引着来广场休闲或散步的人们,都驻足观看他们的表演。

  在平滑而宽阔的广场玩陀螺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一鞭子抽下去,陀螺飞出五六米远,又在另一个地点转起来,转的时间可达一两分钟也不停,熟练手儿还能腾出时间甩第二只、第三只……观察着哪只陀螺转的慢了,再甩上一鞭子,又可以好长时间让陀螺自转。

  看,两人相距五六米远对甩起来:你的陀螺飞过来,我一鞭子抽回去:我的陀螺飞过去,你鞭子甩过来,两只陀螺犹如拐线一般你来我往。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领军人物刘林自己做了5只陀螺,陀螺的顶上涂上了各种颜色,他一人抽打着5只陀螺,形成了“五彩缤纷”飞转起来,“帅呆了,爽极了”。 心灵手巧的他,自作的陀螺比别人的粗一套高一头,在顶端还安装上了一个自制的空竹,抽甩起来就发出了“嗡 嗡 嗡……”的吼叫声。他还能将两个旋转的陀螺加空竹一手举一只在空中旋转,照样发出声音。一拨儿拨儿的男女老少观赏着他的展演,欢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年逾花甲的刘林,出身农民,改革开放后办起来了企业,经营汽车轮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圆的旋转研究较透彻。年岁大了,把企业交给了儿子。不甘寂寞的他,就研究旋转的健身器具,陀螺、空竹和长鞭,边研制边实验,让陀螺、空竹有机结合达到最佳旋转并发出声音之效果;长鞭采用什么材料、重量控制在多少,甩起来既轻便又有力量,得出最佳结论才定型出成品。就这样,刘林既掌握了制做陀螺、空竹、长鞭的技能,也练出了甩陀螺的技巧和功夫。从此,刘林自做的陀螺、长鞭,甩陀螺之功夫遐迩名。

  连续三年(2013、2014、2015)年应邀参加了全国陀螺大赛,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绩,也引起了最高媒体——央视体育频道的重视。派记者来乐亭采访老刘,录制了从设计——选材——制做陀螺成型的过程和展演甩陀螺的技巧。于2014年12月29日央视体育频道“体育人间”栏目播出。从此,刘林的名气更大了,时常接到外阜体育盛会的邀请,前往表演甩陀螺。陀螺,让老刘的老年生活充实,精神愉悦,体格健壮。(李 士 成)

(责任编辑:于红立)

合作伙伴

  • LOGO

供应商

  • LOGO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