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好”创平台 “六有”奔康乐
2016-09-07 16:25华奥星空
——思明区嘉莲街道莲西社区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做法
思明区嘉莲街道莲西社区现有常住人口862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086人,占社区人口12.6%。老人活动中心室内面积约700平方米,适合老人晨晚锻炼和纳凉的室外场地有4个,面积5200平方米。社区常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数986人,达到社区老年人口总数的90.8%。莲西社区把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纳入“美丽厦门、多彩莲西”总体部署中,组建老人“五套班子”,利用“五个场地”,开展“五大类”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发挥老人“五大作用”,实现了“六好”创平台、“六抓”出成果、“六有”奔康乐的目标。用心组织,积极推动,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不仅使老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还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使莲西社区成为省、市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示范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主官抓、抓骨干、场地好、利用高、参与广、活动多、资料全、效果佳、老人乐”的莲西特色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一、抓好班子,确保老年活动领导有方
社区两委班子始终把“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计划,经常督促检查,工作抓的具体、周到、细致。2015年8月社区换届选举后,及时调整充实了社区老体协班子成员,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老体协主席,同时将社区老年组织“五套班子”(即老年协会、老体协、老年登山大队、老年学校、老年艺术团)骨干成员整合到老体协班子中,实现了“五块牌子”一套班子,做到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较好地解决了“争场地、争人才、争资源”的矛盾。社区两委领导还亲自帮助老体协班子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安排活动计划,协调落实活动经费。特别是在“一心”“四场”活动场所改扩建中书记、主任、分管副主任三人合力抓、亲力亲为,现场督办;看图纸、审预算、抓施工、掐质量,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五个场地建设合格验收。在老体协各项工作中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培训、有辅导、有活动、有交流、有总结、件件事事落到实处,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工作导航、把关、服务、办好事做实事。
二、带好队伍,确保老年活动开展有样
在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骨干作用的发挥。根据老年人参加各种项目活动的实际情况分别组建了“三团”、“十三队”领导班子,做到项目创建有组织、有领头人,各种活动有骨干。他们大多数是各界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退休不退色,热心好施,乐于奉献,兼职老体协、老协会、登山队、老年学校及“三团”、“十三队”班子领导。他们当中有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掌门人”,有捐钱捐物、好善公益的“热心肠”,有操持后勤、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有发挥专长、为人义诊的“回春扁鹊”,有书法绘画、教授音乐、编导歌舞的“辛勤园丁”……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无私奉献的老年骨干队伍,才使得莲西社区的老人生活精彩纷呈。目前,莲西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队伍已发展成为“三团”、“十三队”共有近600多人参加的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群体。“三团”即老年艺术团、卧龙晓城民乐团、不争公园莆仙乐团;“十三队”即5支广场舞队、3支太极队、2支腰鼓队、1支柔力球队、1支交谊舞队和有393人的市登山委龙山登山大队(6个中队)。他们每年进企业、进小区、为居民、为部队、为福利院演出节目数十场,很多优秀节目还被嘉莲街道、市登山委上调汇报演出。72岁李志恒教授是莲西老体协太极队的队长,六年如一日每天带领二三十人在公园练太极,还一招一式义务为老人教学太极动作。78岁的曾瑞熊是资深的老太极,曾获多次国家级比赛金奖,“吹、拉、弹、唱”多才多艺的胥茂臣与吴礼双等老人创编三句半、三字经、快板书、诗朗诵、团歌、队歌、战友歌等一批曲艺歌舞节目,深受老年人好评。在社区组织的太极专场展演活动现场,连行动不便的老人都拄着拐杖、推着轮椅走出家门观看演出。
三、搭好载体,确保老年活动常态有效
莲西社区老体协、老年学校、“三团”、“十三队”等组织,除每周(有的项目是每天)定时在公园、在广场、在老年活动中心、纳凉点、榕树下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广场舞、民乐自拉、民歌自唱、莆仙戏自排自演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之外,还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庆典日,在龙山公园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群众文化艺术周,太极拳、剑、柔力球专场展演、趣味运动会、腰鼓、交谊舞等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和老年体育健身项目交流展示活动。莲西社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从点到面,全面发展成:“文艺类、球类、太极类、棋牌类、登山类”五大类60多个小项。特别是登山队是莲西社区老体协的“金牌”队伍,2012年,成立“市登山委龙山大队”,从80名队员发展到如今393名,队伍在不断扩大,每年的活动也都在有序开展中。每年年初,队员们都要通过讨论制定出整年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主持队列、交通、费用等,事无巨细。除了参加每年市老体协组织的正月“万人健步行”、“五一节”和“重阳节”老年登山周三大活动外,登山大队还每月坚持两次集体登山。从龙山公园、忠仑公园、金榜公园、万石植物园到集美鳌园、海沧青礁慈济宫,很多地方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登遍厦门山峰、晨练六十分钟、晚舞厦门凤、新闻夕阳红”,这是对龙山登山大队的真实写照。“将幸福晚年写进歌里”,“哼着歌登着山、赶跑脂肪肝”这是新闻媒体对登山队的高度赞誉,也是吴礼双等一些老人通过登山锻炼、治好脂肪肝,达到强身健体受益良多的深切体会。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效地确保了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的常态化,吸引了本辖区和周边社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今年5月份社区老体协广场舞代表队在嘉莲街道首届草根文化艺术节之社区广场舞pk赛中荣获一等奖,6月份社区老体协太极拳队在嘉莲街道首届草根文化艺术节之“活力嘉莲”社区运动嘉年华中荣获优胜奖,老体协乒乓球代表队6月份荣获2016年思明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乒乓球男女混合团体赛金奖。
四、建好场地,确保老年活动需求有够
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岛中心城区,莲西社区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挖掘调整出室内外五大场地:即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龙山小公园、龙山山顶公园、不争公园、卧龙晓城广场。这些活动场所,较好地满足了社区老人和居民休闲、健身、娱乐、文体活动等多种需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面积700多平方米,室内各种文体器材设备齐全,每天都吸引众多不同爱好的老人前往,或引吭高歌、或展现舞姿、或一显球技、或切磋牌艺,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四个室外场地面积有5200余平方米,其中:3020平方米的不争公园和卧龙晓城广场则是广场舞、太极拳、莆仙戏的天下,1080平方米的龙山小公园是交谊舞、回春健身操、棋牌、80分、踢毽、跳绳的福地,1100平方米的龙山山顶公园是气功、拳、剑健身的好场所,还有3条健身路径和3处户外健身器材场所。
五、筹好经费,确保老年活动保障有力
社区通过老体协“三团”“十三队”团员、队员缴交团费、队费和群众自发捐款、申请上级拨款、争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各界的支持等多种途径,共积极筹措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资金76.6万元。为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老人自发捐款4.6万元,市老年基金会拨款3.6万元,赠送65英寸大彩电一台;思明区老龄委拨款1万元;区文体局、文化馆赠送了一批室内外健身器材和户外音响5台;嘉莲街道办拨款35万元装修老年活动中心,投资了5万元建造室外露天舞台,随后又拨款29万元改造扩建龙山小公园,有力保障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订好制度,确保老年活动规范有序
资料齐、档案全、制度好是莲西社区创建工作中的一大特色。在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中,莲西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三团”、“十三队”等组织,都分别制定了规章制度,张贴上墙,装订成册,以便让会员、学员、团员和队员有所遵循,有效确保老年活动规范有序。如,莲西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就制定了《莲西社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章程》、《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制度》、《老年人体育协会财务管理制度》、《老年人体育协会成员分工与职责》、《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使社区老体协、“三团”、“十三队”各项职能和责任落实到位、各种款项既专款专用又符合财务规定,保证了社区老年人各项体育健身活动规范有序持续地深入开展。
( 思明区老体协:黄楷书、吴礼双)
(责任编辑:于红立)